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数理化   15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文献方法合成了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并对其结构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以H_6[P_2Mo_(18)O_(62)]和H_8[P_2Mo_(17)Cr(OH_2)O_(61)](简写为P_2Mo_(18)和P_2Mo_(17)Cr)为效应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效应物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_2Mo_(18)和P_2Mo_(17)Cr对酪氨酸酶二酚酶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测定抑制酪氨酸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482±0.009)mmol/L和(0.503±0.011)mmol/L。动力学分析表明,P_2Mo_(18)和P_2Mo_(17)Cr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的竞争型,抑制常数K_I分别为0.212和0.249 mmol/L。其中,综合考虑IC_(50)值和抑制常数,P_2Mo_(18)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略优于P_2Mo_(17)Cr。  相似文献   
12.
谢乐芳  邢蕊  王芳  王力 《应用化学》2017,34(6):700-704
合成了5种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Na_7PMo_(11)M(Ⅱ)O_(40)(M=Mn,Fe,Zn,Co,Ni)(简写为PMo_(11)M(Ⅱ)),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而运用牛津杯法研究了这5种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和母体H_3PMo_(12)O_(40)(简写为PMo_(12))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并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得了这些(共6种)化合物对上述4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对4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对2种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对2种杆菌的抑制效果。其中(Na_7PMo_(11)M(Ⅱ)O_(40)(M=Ni,Mn,Zn)对4种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其它3种化合物。综合考虑,本研究能够为多金属氧酸盐用于果蔬的防腐保鲜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子在探测器中能产生与暗物质粒子(WIMPs)类似的核反冲信号,对于低背景的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精确测量和排除中子的干扰尤其重要。为测量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中子本底的通量,研制了高效的、具有很强"中子-伽马"分辨的掺钆液闪快中子探测器。介绍了掺钆液闪中子探测器的研制和性能,包括探测器形状和尺寸的设计,液体闪烁体类型、光电倍增管型号以及液闪容器材料的选择,探测器的伽马能量刻度以及中子与伽马信号的甄别。用Am-Be中子源对探测器进行探测效率刻度,得到阈值为0.2 MeV等效电子能量的中子探测效率为(6.30±0.30)%,满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对中子通量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饮料中亮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亮氨酸对化学发光试剂三联吡啶钌(Ru(bpy)32+)在铂电极上电致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亮氨酸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最佳实验条件如下:检测电位为1.15 V;Ru(bpy)32+浓度为7 mmol·L-1(pH=8.5);进样时间为10 s;进样高压为10 kv;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改性硅胶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一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硅胶进行气相改性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改性时间对硅胶饱和吸附率的影响,考察了改性硅胶对甲苯、水二组分体系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硅胶对甲苯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长链的硅烷改性剂在60℃、...  相似文献   
16.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LRP)自20世纪末以来获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但由于已有方法的缺陷和局限,限制了其工业化规模应用.因此,开发可控、活性程度更高、更加简单实用且环境友好的CLRP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了一种芳香环状硫醚化合物9-(1-苯乙基)-9-((1-苯乙基)硫基)-9H-硫杂蒽DPETTX,对其单独引发和与少量偶氮二异庚腈(ABVN)共同引发苯乙烯(St)聚合的行为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DPETTX可在高温(100℃)下单独引发St聚合,但引发效率较低;当其与少量ABVN共用时,可使St在低温下(55℃)聚合,聚苯乙烯(PS)的数均分子量(M_n)随转化率升高而不断增大,如摩尔比ABVN/DPETTX=0.05/1时,M_n从2.7万增长到4.6万.该基于DPETTX和少量ABVN的共引发体系,打开了一条开发新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草酸溶液中制备了孔径约为100nm的多孔氧化铝(AAO)模板。利用此模板在不负载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热CVD装置制备出片状碳纳米薄膜,并对此片状薄膜做了SEM,TEM显微观察和EDS能谱分析,对其形成条件和生长机理等方面做了探讨分析,为在氧化铝模板上生长包括管状、片状、棒状等形状的碳纳米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可同步检测神经电生理和化学信号的双模检测仪,并应用此仪器开展了双模同步检测实验。此仪器具有0.3μV电压分辨率的64通道神经电生理检测功能、pA级电流精度的4通道电化学检测功能,具备动作电位分离分类、计时电流法、循环伏安法等常用的检测功能,并且能实现对双模神经信号的同步观测和分析。在采用此仪器开展的单模实验中,完整地检测到了64通道的模拟神经信号,结合微电极阵列获得了信噪比( S/N)为6的神经动作电位发放;采用循环伏安法,获得了铁氰化钾在溶液浓度0.1~10 mmol/L范围内与电流响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89;同时,采用计时电流法获得了抗坏血酸在溶液浓度10~800μmol/L 范围内与电流响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41。结合大鼠脑缺血模型开展了双模检测实验,在该模型中成功地同步检测到了神经动作电位发放和抗坏血酸浓度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并发现大鼠大脑初级感觉皮层抗坏血酸浓度与动作电位发放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α-Keggin结构钼硅四电子杂多蓝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经验的INDO法,首次完成了α-Keggin 结构钼硅四电子杂多蓝K~ 3H~ 5[Simo^v~4-Mo^Ⅵ~8O~4~0].12H~2O量子化学计算,获得102个成键轨道和68 个反键轨道,轨道能级,键序及电荷等数据,证明了杂多酸盐还原产物杂多蓝,还原后Keggin结构阴离子中各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重新分配,产生一定程度的结构畸变, 但仍保持α-Keggin结构,最高占据轨道由组成分子的各原子轨道组成,其中的桥氧(O~b'O~c)成分较多,表明O~b'O~c为分子中的主要化学活性点HOMO和LUMO为负值, 表明仍可进一步接受电子生成四电子以上的杂多蓝,Muliken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还原钼原子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动态核极化法(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 DNP)是利用热平衡下的电子在磁场中的高自旋极化率转移到原子核自旋的技术,从而极大的提高原子核自旋极化率。多种动态极化靶材料已广泛的用于自旋物理散射实验。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共同开发的日本山形大学DNP系统,包括超导磁场,氦4蒸发恒冷器,微波系统以及NMR核磁共振检测系统,测得中子靶材料氘带丁醇(D-butanol)中氘核的极化率在2.5T/1.3K达到+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