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数理化   5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及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形态 .结果表明 ,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形态完全不同于羧甲基纤维素分子 ,亲水疏水链段的引入 ,使共聚物分子聚集形成了以疏水链段为核心的棍状胶束结构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的归一化一级相关函数不符合单指数衰减 ,表明胶束形态的多分散性 .在 0 .0 0 5%~ 1 %浓度范围内 ,胶束粒子大小均分布在两个区域 ,随共聚物浓度增大 ,低粒径区保持在 3 0~ 1 0 0nm范围 ,为单分子区 ;而高粒径区随浓度增大移向更高值 ,表明多分子胶束不断长大 .  相似文献   
542.
在Zn-Cr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低碳醇的链增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用化学富集法研究了在Zn-Cr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低碳醇的链增长机理,得到超临界流体中低碳醇形成的链增长模式和产物分布方程,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对低碳形成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醇的形成是以碳链增长的方式进行的,COH→CCOH→CCCOH→CC(CH3)COH为低碳醇形成的机理。在链增长各步骤中,α-加成速度慢,是低碳醇形成的控制步骤,β-加成速度快,为链的增长步骤,超临界流体  相似文献   
543.
544.
物理学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上,自然界到处充满了物理学.只有使物理教学与实际相联系,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545.
为了实现超导直线加速器束流强度的连续可调,并满足加速器在线稳定可靠运行,针对我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C-ADS)低能束流传输线(LEBT)的束流强度调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调限束光阑。可调限束光阑采用两个相对旋转的镜像对称转芯,转芯的孔径在某一范围内可以实现连续变化,以刮除不需要的外部粒子,提高束流品质,降低束损,最重要的是可实现束流强度的在线连续可调,并满足圆形束的要求。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0~10 mA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卡掉不需要的外部粒子束流,并实现束流强度的在线连续调节。该装置为质子直线加速器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束流调试方法,能够满足ADS直线加速器稳定可靠的在线运行。  相似文献   
546.
本文基于CFD–DEM方法,将多种传热模型与稠密气固流动与化学反应耦合,对鼓泡流化床内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燃料颗粒,反应热占据主导地位,辐射和对流传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导热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燃料挥发分含量的增加,对流传热和颗粒–颗粒导热作用增强,颗粒–壁面导热减弱。床内热点温度由燃料挥发分燃烧引起,从床层表面产生并上升到自由空域。生物质颗粒的温度则随局部颗粒浓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47.
Cubic gauche polynitrogen(cg-N) is an attractive high-energy density material. However, high-pressure synthesized cg-N will decompose at low pressure and cannot exist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Here, the stabilities of cg-N surfaces with and without saturations at different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Pristine surfaces at 0 GPa are very brittle and will decompose at 300 K, especially(110) sur...  相似文献   
548.
为合理减小振动并确定单孔破坏的范围,需掌握不同孔径孔壁的冲击压力规律。通过分析孔壁在爆轰作用下的运动过程,构建了孔壁在受到爆炸冲击波时不可压缩流体动力膨胀、破岩粉碎和动态膨胀等3个阶段的简化计算模型,分别确定了各阶段的孔壁压力与时间的分段函数。基于理想气体膨胀方程,确定了孔壁峰值压力的理论放大系数,在数学上统一了孔壁压力变化的阶段特征,得到了炮孔耦合装药孔壁冲击压力孔壁压力特征变化曲线。依托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和现场工业模型试验,采用数值分析和超动态应变测试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计算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耦合装药条件下5种不同孔径(51~200 mm)的孔壁数值分析历程点的冲击压力变化曲线,试验验证了孔壁峰值压力的理论放大系数,系数误差控制在了0.7%~6.4%之间。对比分析了76、90 mm两种特定工况下的理论计算、数值分析历程点和模型试验测点数据,结果表明:理论分段函数能够有效拟合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数据,峰值压力的误差分别为6.8%、4.9%,分段时间的误差分别为7.6%、4.8%。  相似文献   
549.
研制的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将红外光谱同高低温原位红外体系组合起来,为高低温原位红外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同时为构建高效稳定的原位红外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通过液氮制冷与加热调控,在真空或常压的状态下为光谱测量提供低温恒温环境,并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供可进行原位预处理或原位反应的高温环境.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可以适用于任何物质研究,尤其适用于液氮环境下气体吸附研究,比如反应中间体的过程捕捉、探针分子弱吸附方面的研究、单原子催化剂的鉴定以及探针分子吸附表征等.因而高低温环境下红外光谱原位表征系统在这些领域具有极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0.
以白云石为主要骨料,采用粉末烧结一步法制备黏土陶载体,经浸渍负载稀土Ce后煅烧,制得新型载铈白云石基(Ce-Dol)黏土陶催化剂,用于松木棒为原料的生物质催化气化实验,实验系统采用自行建设的两段式气化炉。研究不同载Ce量、不同气化温度及水蒸气流量条件下Ce-Dol黏土陶催化剂的催化气化性能,并确定最优工况。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基黏土陶载铈后可有效提高催化活性,使气化产物中部分官能团伸缩振动峰吸光度降低,有效促进焦油的二次裂解,提高生物质气化气品质。保持其他工况不变,载Ce量为6%时,气化产物中H2体积分数最高,为32.43%;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焦油中脂肪族羧酸、酮类化合物逐渐分解成小分子(如CO、CO2等)化合物,H2整体呈上升趋势,900℃时达到最高值;气化过程中适量的水蒸气可以有效促进水煤气反应的正向进行,流量为4 mL/min时,H2体积分数为37.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