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数理化   8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采用带有截断函数的极化势,为确定其中的可调参数,给出了一个经验公式:r↑-/r0=0.618。通过慢电子与亚稳态He(2^3S)弹性散射总截面的计算,表明本确定的极化势更准确地描述了慢电子与亚稳态He弹性散射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10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组分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熊凤麒  袁吕江  吕才有 《色谱》1993,11(4):251-253
儿茶素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茶叶中含量较高。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儿茶素类物质除了具有直接的抗衰老作用外,还有诸多的保健作用:(1)可抑制亚硝酸胺的形成,亚硝酸胺被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2)能降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3)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效果优于维  相似文献   
103.
熊凤麒  袁吕江  吴光权  吕才有 《色谱》1993,11(6):366-367
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约为干物质的1~5%,它不仅在茶叶的化学成分中是特征物质,也是茶叶区别于其它植物而成为饮料的主要原因。Kranz认为饮茶所引起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基于咖啡碱刺激肾脏能缓慢地利尿,维生素C(Vc)能防止坏血病和  相似文献   
104.
茶叶定性和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集了茉莉花茶、苦丁茶、龙井和铁观音4个种类茶叶共120个样本,利用NIRSystems6500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光谱测量,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茶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法,对4种类别的茶叶进行定性鉴别,通过对不同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和不确定因子系数进行比较,确立了最优定性判别定标模型。同时,采用修正的偏最小二乘法,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定标模型的影响,建立了茶叶中水分、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未知样本进行预测。定性分析模型的种类识别准确率达到100%,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1,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结果表明,利用NIRS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茶叶的类别和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一组邻硝基乙酰苯胺衍生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观察到硝基的N1s光电子谱有明显分裂,可认为是N1s振起伴峰的反映,而且苯环上的取代基对该振起伴峰强度有影响,按照Pignataro等关于振起伴峰与主峰的能量分离以及分子内电荷转移有关的观点,计算了振起伴峰与主峰的面积比.结果表明,峰间距与面积比的趋势一致.因此二者都可作为分子内电荷转移的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利用1000W高压汞灯,研究了水中有机磷化合物的光解反应条件、共存有机物的干扰及光解反应速度等问题。结果表明,在pH=3.0时,以过硫酸钾为光解氧化剂,辐射10分钟,即可使水中有机磷化合物定量分解为磷酸根。可用于水中有机磷的测定,此法简单、快速,对实际水样测定结果的平均回收率为82.5-106%。  相似文献   
107.
用离子束溅射方法制备了Fe45Ag55颗粒膜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及磁光测量研究了它们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其磁光效应与颗粒尺寸密切相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8.
假设泥石流中的粗颗粒(如石块等)以跳跃的方式前进,通过分析单个颗粒在定常充分发展的流场中的运动,给出了单一起跳速度下以及具有一定分布的起跳速度下,颗粒数密度随高度的分布,并给出了起跳粒径有分布时颗粒的平均粒径随高度的分布,定性地解释了泥石流中的反粒径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109.
110.
关于颗粒悬浮机理和悬浮动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大有 《力学学报》1999,31(6):661-670
从分析气体分子的悬浮和静水中Brown微粒的悬浮之机理出发,论述了重力场中粒子(分子、微粒等)的悬浮不一定需要其它外力,粒子本身的任何形式的无规则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后都能使粒子弥散悬浮.河流中的泥沙颗粒和气(水)力输送管道中的颗粒的悬浮也主要靠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作用于颗粒的升力和其它力可改变颗粒悬浮沿高度的分布,但仅用这些力(若无任何无规则运动)无法解释颗粒的弥散悬浮状态.讨论了颗粒对流动阻力的双重作用:支持颗粒悬浮的湍流脉动因引入颗粒而削弱,这是颗粒的减阻作用;颗粒增阻的一个主要机制是,流体给予颗粒的水平动量在颗粒一壁面碰撞中不断地损失.用悬浮动概念解释颗粒引起的增阻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