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数理化   4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采用有机小分子TBPe(2,5,8,11-tetratertbutylperylene)以不同比例掺入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vinylene])作为发光层,研究了TBPe不同掺杂比例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进而对发光强度进行优化。对于所制备的ITO/PEDOT∶PSS/MEH-PPV/TBPe/A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TBPe的最优蒸镀厚度为0.5 nm,其发光强度相对于标准器件提高了325%。ITO/PEDOT∶PSS/MEH-PPV∶TBPe/TBPe/Liq/A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优掺杂比例为MEH-PPV∶TBPe=100∶30(质量比),其发光亮度相比于未掺杂器件提高了44%。在上述器件的基础上增加Alq3层提高电子注入,分别制作了Liq和LiF作为修饰层的ITO/PEDOT∶PSS/MEH-PPV∶TBPe/TBPe/Alq3/Liq/Al和ITO/PEDOT∶PSS/MEH-PPV∶TBPe/TBPe/Alq3/LiF/Al多层器件,发光亮度分别达到4 162 cd/m2和4 701 cd/m2。所有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均为580 nm,为MEH-PPV的发光,TBPe的掺杂对MEH-PPV的发光起到了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3.
氧碘混合过程是化学氧碘激光器(COIL)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氧碘混合质量直接决定着COIL的运行效率和光束质量。采用化学荧光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扰动翼片组对COIL超音速平行流混合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扰动翼片组对氧碘超音速平行流的混合增强效果明显,其荧光区达到主气流中心线所经历的流向距离大幅缩短,碘解离区内的荧光区与测试区的面积比相对于无混合扰动时提高了4.2倍;采用2#翼片组扰动混合时,流向距离值进一步缩短了40%~60%,碘解离区内的面积比值又提高了20%~40%。氧发生器有/无主载气条件(2#翼片组)下的混合过程比较显示后者混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低照度微弱信号探测的微光光学系统杂散光问题,研究了杂散光的原理和特性。利用光学系统建模软件LightTools对微光光学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并开展杂散光分析。为减少杂散光,在物镜筒的筒壁加工消光螺纹,并针对不同形式的消光螺纹,开展了能量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螺距0.35 mm的消光螺纹,能够将杂散光系数从7%降低到4%。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为其他微弱信号探测光学系统在设计阶段对杂散光进行消除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5.
成书杰  高先龙 《中国物理 B》2022,31(1):17401-017401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p-wave superconductor without PT-symmetry is studied.By analyzing the spectrum,we discovered that there still exists real-complex energy transition even if the inexistence of PT-symmetry breaking.By the inverse participation ratio,we constructed such a correspondence that pure real energies correspond to the extended states and complex energies correspond to the localized states,and this correspondence is precise and effective to detect the mobility edges.After investigating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we arrived at a fact that the Majorana zero modes in this system are immune to the non-Hermiticity.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几个范例的介绍,阐述了科学技术新成果在教学中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7.
轩瑞杰  刘慧宣 《中国物理 B》2012,21(8):88104-088104
A battery drivable low-voltage transparent lightly antimony(Sb)-doped SnO2 nanowire electric-double-layer (EDL)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is fabricated on an ITO glass substrate at room temperature. An ultralow operation voltage of 1 V is obtained on account of an untralarge specific gate capacitance (- 2.14 μF/cm2) directly bound up with mobile ions-induced EDL (sandwiched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electrodes) effect. The transparent FET shows excellent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with a field-effect mobility of 54.43 cm2/V. s, current on/off ration of 2 × 104, and subthreshold gate voltage swing (S = dVgs/d(logIds)) of 140 mV/decade. The threshold voltage Yth (0.1 V) is estimate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nO2 namowire transistor operates in an n-type enhanced mode. Such a low-voltage transparent nanowire transistor gated by a microporous SiO2-based solid electrolyte is very promising for battery-powered portable nanoscale sensors.  相似文献   
78.
单基线GPS动态航向测量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PS天线安装偏差在动态、实时情况下导致测量设备空间参考基准不一致,进而产生GPS航向测量误差的问题,采用空间投影的方法,分析了船体纵横摇、GPS天线高程差、方位偏差、GPS测量基线长和基座高程差等因素对GPS航向的影响,推导了GPS动态航向测量模型的误差补偿方程。仿真结果表明,方位偏差和船体横摇角分别是舰船静态和动态情况下GPS航向测量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某型高精度INS导航参数为基准,对GPS实测数据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误差补偿后的GPS航向与INS航向的差值在均值统计上相差0.001°,证实了补偿模型提高GPS航向测量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爆炸品危害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开发爆炸品的在线监测技术成为当今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爆炸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它们的检测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简要地回顾了爆炸物的常规检测方法,介绍了爆炸物的新颖检测技术,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和荧光分析技术在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总结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和荧光共轭聚合物检测爆炸物的特点,并对它们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Cu3V2O7(OH)2·2H2O纳米线的制备及光吸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CuSO4·5H2O和 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u3V2O7(OH)2·2H2O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线直径约80 nm,长度达到几个微米.对纳米线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该纳米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显示Cu3V2O7(OH)2·2H2O纳米线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计算其带隙宽度为1.94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