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数理化   7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反应温度对加氢残渣油四组分含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沙轻减渣为原料,在高压釜内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反应前后渣油的四组分含量及其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加氢残渣油中的饱和分含量明显增加,而芳香分和胶质的含量均降低,四组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加氢后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降低,芳碳分率增加。随反应温度升高,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烷基碳分率降低;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芳碳分率增加;胶质和沥青质的总环数和芳环数均降低。渣油加氢过程中四组分都发生了明显的氢解和脱烷基反应。加氢反应中,胶质和沥青质结构单元间的各种桥键可发生明显地断裂,导致其结构单元数减少,且结构单元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32.
以胜利减渣和沙轻减渣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加氢反应前后沥青质单元分子结构的影响,并结合1H-NMR数据、沥青质单元分子参数变化和红外光谱分析等结果,用Chem Bio Draw Ultra 2012模拟出不同条件下两种沥青质单元分子的结构。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减少了沥青质的缔合数,使沥青质单元分子发生开环反应和脱烷基侧链反应加剧,改变了沥青质单元分子的结构,对加氢后沥青质单元分子的结构和组成产生重要影响。沥青质单元分子模型可形象体现超声波处理对加氢反应前后沥青质单元分子化学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超声波处理影响沥青质单元分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王许欣  周澍堃  李晓敏  张庆合 《色谱》2021,39(6):652-658
福美双是重要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TC)杀菌剂,在小麦中使用限量以1 mg/kg二硫化碳(CS2)计。目前我国相关检测方法是针对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一类的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通过与酸反应生成CS2,采用光谱法或色谱法测定CS2,间接实现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测定。该方法无法特异性实现对福美双的检测,因此开展小麦粉中福美双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测定小麦粉及面粉改良剂中福美双的分析方法。小麦粉及面粉改良剂样品用乙腈溶剂提取后,经涡旋、振荡、冰水浴超声和静置后取上清液过滤,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采用ZORBAX plus-C18色谱柱(150 mm×4.6 mm, 5 μm)分离,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洗脱分析,在波长280 nm下检测。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及其体积、振荡超声条件、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等条件。该方法采用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图定性,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线性范围内(0.30~3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99。对小麦粉及面粉改良剂进行1.5、3.0、15 m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福美双的回收率为89.6%~98.3%,相对标准偏差为1.6%~3.9%(n=6)。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mg/kg和1.5 mg/kg。该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特异性好,具有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检出限低等特点,适用于小麦粉及面粉改良剂中福美双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4.
普通物理实验中使用分光计观察白光散射,测量三棱镜顶角,最小偏向角等。但在测量前需借助三棱镜调整分光计,有人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传统的调节方法存在误调和误差,并提出了改进的实验调整方法。本文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该方法是否可行,并在实验中发现了其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以对硝基苯酚(4-NP)为对象,采用非印迹聚合物(NIP)库筛选法选出乙烯基咪唑为最佳功能单体,通过实验选出乙腈为最合适的聚合溶剂、三甲氧基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固相萃取进行了优化,用pH=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上样、体积比为45∶55的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溶液淋洗、甲醇洗脱条件下,聚合物具有最佳印迹效果。4-NP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观吸附量达到5.8 mg/g。该印迹聚合物对4-NP及其结构类似物苯酚和对氯苯酚的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6.0%、78.8%和77.8%,表明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还成功地用于自来水样品中4-NP的固相萃取,回收率达到93.1%。由此可得该方法快速、有效,可用于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制备。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Bi2O3掺杂对Ag(Nb0.8Ta0.2)O3陶瓷的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Bi2O3的掺杂可以使陶瓷中Ag+被还原并析出,且银析出的量随Bi2O3掺杂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这可能源自于Bi3+对Ag+的取代。在一定范围内增大Bi2O3掺杂量可提高Ag(Nb0.8Ta0.2)O3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降低介电损耗,并使温度系数向负值方向移动。当Bi2O3的掺杂量约为3.5wt%时,样品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ε=672)和较小的介电损耗(tanδ=7.3×10-4)。  相似文献   
37.
在与法国某公司的合作项目中,对射线机的性能做了充分的评估,针对工业X射线机射束均匀性的检验给出了实验内容、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所用射线机分别为ISOVOLT320/13与XYD-225/10,两台设备的实验结果均符合该公司质控文件规定,满足黑度差不超过0.3的要求。定期对射线机进行射束均匀性检验,将有利于监测射线机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38.
In this paper, by using operator theory in Banach space, we mainly study spectral approximation theory for the case of an inhomogeneous, anisotropically scattering, and arbitrarily finite convex body with any cavity in an L~p context for generall p,1≤p<∞. We prove that solutions of the time-dependent multigroup systems converge, in a suitable sense, to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of the exact time-dependent transport equation; the eigenvalu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igenfunctions and generalized eigenfunctions of the exact transport operator are approximated respectively by the eigenvalu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igenfunctions and generalized eigenfunctions of the multigroup transport operotors; the dominant eigenvalu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ve eigenfunctions of the multigroup transport operators (the existence is proved, too) accumulate to those of the exact transport operators; the orders of magnitude of the rate of convergence are given respectively. Other results are obtained to compare the dim  相似文献   
39.
在实际办案中,经常需要对附着在不同载体上的油脂斑痕进行检验,嫌疑斑痕为何类何种油脂对案件的侦破有重大意义.各个领域的专家对动植物油的成分进行研究的目的各不相同,食品工业中偏重于动植物油的食用价值,医学中偏重研究油脂对身体的益处或危害,而司法鉴定领域,偏重于对常见油类进行定性分析,从而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