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数理化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将氨基酰化酶通过戊二醛固定在毛细管内壁,制备毛细管酶微反应器,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毛细管酶微反应器的酶解产物进行分离,以生成物的峰面积优化底物N-乙酰-DL-蛋氨酸的酶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37℃的条件下,10μg/mL N-乙酰-DL-蛋氨酸磷酸盐缓冲溶液(pH7.5)以4μL/min的速度通过15 cm长的毛细管酶微反应器,具有良好的酶解效果。利用毛细管酶微反应器对底物N-乙酰-DL-蛋氨酸进行酶解,每天酶解5次,10天后酶活仅下降了8.66%,说明制备的毛细管酶微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三元配合物停流—动力学分析法测定铝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自动化动力学分析装置研究了铝与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及表面活性剂形成三元配合物的动力学性质,测定了质子、显色剂及表面活性剂的反应级数及反应活化能。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精密和准确的分析方法,并用于人发中痕量铝的测定。方法灵敏度较高(ε=1.11×10~5L/mol·cm),大多数元素的干扰均可用动力学方法消除,优于其它测定铝的多元配合物体系。  相似文献   
53.
聚苯酰亚胺树脂非多孔微球亲和色谱固定相基体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乳液缩聚法合成了3-5μm的聚苯酰亚胺树脂非多孔微球,用作新型高效液相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基体。与多孔微球基体相比,这种非多孔微球基体缩短了生物大分子的保留时间,所以能保持其高的生物活性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54.
雷姝蕾  于世林  李倩怡  杨屹 《分析化学》2001,29(10):1129-1134
报道了一种高效液相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合成方法。以3-5μm的非多孔二氧化锆与脲醛树脂(UTR)复合物微球用作高效液相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基体,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验该基体的结构和粒径。用此基体末端的酸胺基团为核心,分别与丙烯酸甲酯、乙二胺重复进行三次马氏加成反应和胺化反应,就形成末端为胺基的聚胺基酰胺(PAMAM)星型树状间隔臂。用13C固体核磁共振检测了树状间隔臂的拓扑结构。此间隔臂用丁二酸进行丁二酰化,并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胺(EDAC)的存在下用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活化,最后与配位体脱氧核糖核酸(DNA)键合,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配位体容量。从而制备了一种[DNA(PAMAM)-(ZrO2-UFR)]高效液相亲和色谱固定相。通过优化色谱柱操作参数,其已用于蛋白质的分析和核糖核酸(RNA)碎片的分离。  相似文献   
55.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包含3个阿魏酸抗氧化功能基团的新型抗氧化剂分子--阿魏酸丙三酯, 并以阿魏酸单体分子作对照从自由基清除效果与动力学反应活化能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阿魏酸丙三酯与DPPH·反应间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6.
微波辅助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卫矛中总黄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卫矛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并且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溶剂浓度、溶剂用量、微波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间等微波提取条件,确定了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卫矛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使用60%乙醇,在液固比40:1条件下,以255 W的微波功率,微波辐射5 min。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1% (n=5),回收率在97%~101%之间。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比较,微波辅助萃取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可靠,重现性好等特点。该实验采用的微波辅助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法简便高效,可推广应用于各类中草药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7.
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偶联剂, 在毛细管内壁上逐步合成树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 制得了1, 2和3代PAMAM键合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大分子代数的增加, 毛细管电渗流(EOF)逐步下降. 利用制得的1, 2和3代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对丙氨酸和脯氨酸的分离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随着大分子PAMAM代数的增加, 分离度逐步增大, 丙氨酸和脯氨酸可在3代树枝状大分子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上达到基线分离. 采用非衍生化法和3代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成功地分析了精氨酸、 丙氨酸、 脯氨酸、 甲硫氨酸和组氨酸. 结果表明, 键合毛细管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麻黄非麻黄碱部分中黄酮、生物碱和有机酸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麻黄的非麻黄碱部分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芦丁为对照品、Al(NO3)3作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酮总量;以盐酸麻黄碱为对照品、溴百里香酚蓝作显色剂,通过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生物碱的总量。两种方法均具有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的特点。并通过颜色反应鉴定了非麻黄碱部分中有机酸类的存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麻黄活性成分、有效利用麻黄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就案例如何选择、案例如何编写、案例如何实施等几个环节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相似文献   
60.
宋佳一  李梦琦  沈昊  周梓昕  贺雯婷  苏萍  杨屹 《色谱》2020,38(10):1206-1210
生物酶影响着物质代谢和质能转换等生命活动,生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变化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新型的酶分析方法对深刻理解生物代谢过程、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毛细管电泳(CE)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和样品消耗少以及可与多种检测手段联用等优点,在酶分析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CE酶分析主要包括离线和在线两种模式,其中,固定化酶微反应器与毛细管电泳联用(CE-IMER)的在线酶分析已经成为主要的酶分析方法之一。CE-IMER充分结合了固定化酶和CE的优势,将游离酶固定在毛细管内,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而且可以实现纳升规模溶液的自动化酶分析,进而显著降低酶分析成本。目前已有大量方法制备IMER用于CE酶分析,然而如何构建性能良好、可再生使用、酶固载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CE-IMER一直是该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DNA定向固定化技术(DDI)可以充分利用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A-T,C-G),在温和的生理条件下特异性固定生物大分子。由于短链双螺旋DNA分子具有较强的机械刚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通过DDI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有利于降低传质阻力,提高酶与底物的接触能力,进而促进酶促分析过程。该文主要综述了利用DDI构建新型IMER在CE酶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