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数理化   9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设计并合成了3种带有不同侧基的N-炔丙基酰胺单体(1~3),以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单体进行了表征;以[Rh]金属有机配合物为催化剂实施聚合反应得到高产率(近100%)的聚合物,聚合物具有高的立构规整性.利用紫外吸收谱图对聚合物的二级结构进行了表征,聚合物1与聚合物3分别在羰基的α和γ位有支链,聚合物不易形成螺旋结构;聚合物2在羰基的β位有支链,聚合物易于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表明相邻侧链上酰胺基团间形成的氢键及侧链间适当的空间位阻是聚合物形成稳定螺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2.
设计并合成了5个系列的带有不同侧基的手性-非手性N-炔丙基酰胺共聚物,以铑有机配合物为催化剂对单体实施聚合反应得到高产率(>95%)的共聚物,聚合物具有高立构规整性(cis-含量高于94%).利用圆二色(CD)及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技术对共聚物的二级结构及光学活性进行了表征,当非手性单体的酰胺侧基体积适中时,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光学活性,部分共聚物的光学活性甚至高于纯手性聚合物.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性-非手性共聚单体及单体配比,可获得具有高光学活性的螺旋聚合物.  相似文献   
43.
碘代化合物存在下的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eversible deactivation radical polymerization,RDRP)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体系组成简单、单体适用范围较广的优点。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碘代化合物存在下的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主要包括退化链转移自由基聚合(degenerative chain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DTRP)、反向碘转移聚合(reverse iodine transfer polymerization,RITP)、可逆链转移催化聚合(reversible chain transfer catalyzed polymerization,RTCP)和可逆络合聚合(reversible complexation mediated polymerization,RCMP)。概述了各种聚合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的单体、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副反应等。此外,还对利用各种聚合方法进行的大分子设计合成和非均相聚合研究工作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4.
可再生资源基生物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化石资源持续消耗,科技工作者和工业界共同关注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特别是在可再生资源基生物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改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介绍几种典型的可再生生物质单体,如糖类、植物油、萜类、呋喃等的结构特点,以及近年来基于这些生物质单体的新型生物质材料的制备、性能改性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5.
以己内酰胺及乙醇胺进行开环聚合,合成了聚酰胺预聚物(PrePA),并采用N,N'-碳酰双己内酰胺(CBC)和1,4-双(2-噁唑啉)苯(PBOX)对其进行了扩链反应.进一步将PrePA与己二酸缩聚,制备了聚酯酰胺预聚体(PrePEA),以CBC和PBOX复合扩链剂扩链,获得了特性黏数达0.74 dL/g的聚酯酰胺.并采用红外、核磁及WAXS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晶型进行了表征,以DSC和TGA测定了聚合物的热性能,同时对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6.
利用UV光照自引发、双异丙基硫杂蒽酮(BIITX)和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引发氯乙烯(VC)聚合得到含缺陷结构或/和ITX残基的PVC.考察了不同引发方式时单体浓度、光强、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单体转化率、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UV-Vis、1H-NMR和FTIR分析表明所得PVC含缺陷氯或/和ITX残基.以此PVC为大分子引发剂(缺陷结构和ITX残基为引发点),50℃下有效引发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聚合,获得了PVC-g-PDMAEMA共聚物.相比起始PVC,接枝共聚物分子量稍有提高,PDI下降.1H-NMR和FTIR分析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形成,接枝共聚物在水(pH=3)中组装形成了稳定核-壳结构胶束,显示其具有两亲性.  相似文献   
47.
采用以氨解的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交联共聚物纳米粒子(PDVB-alt-MAH nanoparticles,PDMNPs)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苯乙烯(St)为单体构成的体系,制备出聚苯乙烯(PSt)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仪器考察了PSt微球的形貌和粒径,分别探讨了单体乳液的稳定性、机械搅拌速率、稳定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指出超声乳化和机械搅拌是必要的工艺条件,同时,发现在0.58 wt%~11.76 wt%(g/g St)的范围内增大稳定剂用量,PSt微球产物的尺寸由200 nm减小至90 nm;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过程动力学进行了追踪分析;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PSt微球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由氨解PDMNPs稳定的超声乳化-Pickering乳液聚合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PDMNPs稳定效率高;(2)超声辅助的乳化设备简单;(3)所制备的球形PSt粒子表面无皂洁净、粒径分布较窄.该聚合方法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α-甲基苯乙烯(AMS)等其他常见单体的聚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制备油溶性单体的聚合物微球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48.
利用二氨酯二醇氨酯交换的非异氰酸酯法合成高分子量的脂肪族热塑性聚氨酯.以己二氨酯二醇(BHCH)的自缩聚,合成了Mn为29200的聚己二氨酯(PBHCH),其熔点为154.31℃,拉伸强度为28.41MPa,断裂伸长率为3.91%;利用己内酰胺与乙醇胺的共聚合成了同时带有端氨基及端羟基的尼龙-6低聚物,并与己内酯反应转化为端羟基尼龙-6低聚体,经与BHCH在170℃常压反应4 h及180℃减压反应6.5 h,获得了数种带有短尼龙-6段的酰胺型聚氨酯(s-PAUs),红外、核磁、GPC、广角X-射线衍射、DSC、TGA和力学性能表征表明,此类s-PAUs的Mn在26000以上、熔点在123.85~170.89℃之间、拉伸强度达28.53 MPa、断裂伸长率达299.0%.  相似文献   
49.
天然大分子(如蛋白质、DNA等)能形成螺旋结构。受其启发,合成螺旋聚合物的设计制备一直是高分子学科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基于我们课题组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炔的近期进展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新型手性聚合物的制备及相关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由光学活性螺旋聚炔构筑手性纳米粒子、手性核壳粒子、手性微球、手性(水)凝胶等;螺旋聚合物的应用研究则以手性识别、手性拆分、对映体诱导结晶、手性催化和手性控释为主。  相似文献   
50.
以自制杂化双向拉伸聚丙烯/氧化硅(BOPP/SiOx)有机/无机杂化膜为基材,由喷墨打印机直接在杂化膜表面打印色阶图案,制备出对紫外光强度呈梯度透过的梯度光掩模;通过此掩模控制,在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实施受限光催化氧化(CPO)光感应羟基化反应、受限光接枝丙烯酸(AA)以及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