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数理化   1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52.
叠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线感应加速器(LIA)产生的高能、强流电子束与轫致辐射靶作用能够产生具有高剂量、小焦斑的X光,但伴随产生的回流离子会导致电子束束斑变大与X光分辨率降低,在多脉冲情况下更会影响到后续电子束的束靶作用等。叠靶结构能够增大束靶作用的立体空间,降低在靶面的能量沉积,可有效抑制回流离子的产生。对叠靶结构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并与单靶情况相比较,证实了在两种靶结构下所得到的X光照射量大小与角分布基本相同,但对于叠靶情况下靶面没有出现烧蚀现象,从而从根本上抑制了由靶面产生回流离子而对束流产生的过聚焦效应。  相似文献   
53.
本文报道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用解联立线性方程求校正因子的方法,在缺少纯标样的场合可推荐应用。对高沸点、强极性体系分析本文有考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负氢潘宁型离子源上进行负氢束流引出测量实验,采用单电极、双电极、三电极束流引出测量方法进行初步束流引出测量,束流强度的实验测量结果远远高于空间限制流的理论计算值。因此,提出一种电屏蔽盒的直流束流引出测量方法。阐述了电屏蔽盒直流束流引出测量的基本方法、束流轨迹的CST数值模拟以及束流引出测量实验结果。研究表明:引出电压为2 kV,引出间隙为3 mm,磁感应强度为0.435 T时,得到较为精确的负氢束流引出强度约100 A。通过空间电荷限制流的V3/2定律进行拟合,推算得到引出电压为40 kV时,负氢束流强度约达到4 mA。  相似文献   
55.
宽平顶低横向场分量螺线管线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非均匀绕线技术和匀场环技术在螺线管线圈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这两种技术的采用可以减小线圈间隙的磁场波动、屏蔽线圈磁场的横向分量,从而设计出宽平顶低横向场分量的螺线管线圈。针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2 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螺旋管线圈的设计结果表明,非均匀绕线技术可以使线圈间隙处的轴向磁场波动减小约70%,匀场环的采用则能使线圈磁场的横向分量减小96.5%。  相似文献   
56.
椭圆目标的亚像素边缘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比较了三种常见的基于矩的亚像素边缘定位方法,得出三种方法获取的边缘角度以及OFMM法与ZOM法获取的亚像素边缘相同的结论。提出了一种针对椭圆目标的亚像素边缘定位方法。在ROI提取和SOBEL算子初步检测边缘的基础上,利用初步获取的椭圆目标的几何信息,将参与计算的模板个数减少至一个,从而大大减少了运算时间,提高了算法的运算速度。同时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于矩的亚像素边缘定位方法相比,新方法不仅有更高的运算速度,而且精度和抗噪性能都有很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57.
12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能够产生能量~12MeV、流强2.2kA的电子束, 被传输、聚焦后形成~4mm的束斑, 与轫致辐射靶靶作用来产生高剂量的X光. 首先设计了X光探测器, 并利用多层吸收拟合法来对X光能谱进行了测量, 得到了X光的轫致辐射能谱, X光峰值大约在2MeV,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聚赖氨酸结构的表面增强傅里叶拉曼散射研究李勤,张崇起,方炎,林书煌(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实验中心,综合所北京100037)TheNIR-FT-SERSofPly-L-lySineAdsorbedbySilverColloid¥LiQin;ZhangC...  相似文献   
59.
基于束流横向偏角与束流产生轴向磁场成正比的原理,设计了环状PCB结构的轴向B-dot探头,用于直接测量束流偏角。设计并搭建了标定平台对探头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CST MWS程序对探头进行了建模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了轴向B-dot探头可直接应用于束流偏角测量。分析了影响探头频率适用范围的原因,并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给出了改进措施。该探测器在标定平台输入上升时间130ns,半高宽160ns的高压信号时,探头对偏角信号的响应灵敏度为314mV/(kA·mrad)。  相似文献   
60.
Spot size is one of the parameters to characterize the performance of a radiographic X-ray source. It determines the degree of blurring due to magnification directly. In recent years, a variety of measurement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diagnose X-ray spot size at Laboratory of Accelerator Physics and Application (LAPA).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using a rolled-edge to measure the spot size are more accurate, and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X-ray source was obtained by a device with a square apertur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n a flash X-ray source at our laboratory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a new method for time resolved diagnostics of X-ray spot size is introduced to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