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数理化   1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建立了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羟基药物盐酸吡硫醇的方法.研究表明,在pH=13.0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盐酸吡硫醇能够催化氢氧根离子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橙红色的2-羟基-1,4-萘醌,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nm.盐酸吡硫醇浓度在3.2μg/mL~8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715+0.02837C(×105 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检测限分别为2.84×103L/mol/cm、1.6%和2.0μg/mL.通过对片剂中的盐酸吡硫醇含量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8%~101%.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以铁氰化钾测定头孢噻肟钠的分光光度法。 在0.20 mol/L NaOH溶液中,头孢噻肟钠(CTX)于100 ℃水浴中降解生成的巯基化合物能将Fe(Ⅲ)(pH=3.0)还原为Fe(Ⅱ),根据Fe(Ⅱ)与K3[Fe(CN)6]反应生成可溶性普鲁士蓝(KFeⅢ[FeⅡ(CN)6])的吸光度,可以间接测定头孢噻肟钠的含量。 头孢噻肟钠在0.040~24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A)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5088+0.2166ρ(mg/L),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0.01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6%(n=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3×105 L/(mol·cm)。 此方法可用于药物及血清中头孢噻肟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3.
微晶酚酞预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o(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以微晶酚酞作为固态吸附剂对样品中痕量的Co(Ⅱ)分离富集的新方法,富集后的co(Ⅱ)可直接用光度法测定。控制一定条件,Co(Ⅱ)能与常见阳离子Ni(Ⅱ)、Cd(Ⅱ)、Al(Ⅲ)、Ca(Ⅱ)、Mg(Ⅱ)、Pb(Ⅱ)、Mn(Ⅱ)、Fe(Ⅲ)、Bi(Ⅲ)等完全分离,且富集时基本不受SO4^2-、NO3^-、Br^-、Cl^-、I^-等阴离子影响。微晶酚酞对Co(Ⅱ)的吸附容量为23.5mg/g;富集因数可达200倍,回收率在97.6%以上,RSD为1.1%~2.3%。已用于环境水样及日常用水中Co(Ⅱ)的富集测定。  相似文献   
44.
硫酸铵存在下碘化钾-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传统萃取分离法由于采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 ,对那些萃取反应速度慢、传质速率低、分配比小的体系需在振荡器上进行较长时间振荡或多次萃取才能达到定量萃取 .均相萃取、异相分离萃取体系由于可以克服异相萃取分离技术中一些缺点而受到重视[1,2 ].本文以乙醇为溶剂 ,均相萃取、异相分离镉 .试验表明 ,硫酸铵存在下 ,乙醇与水分相过程中 ,Cd(Ⅱ )与I- 形成的CdI2 - 4 与质子化乙醇 (C2 H5OH 2 )形成电中性缔合物 (C2 H5OH 2 ) 2 CdI2 - 4 被乙醇相完全萃取 .能使Cd(Ⅱ )从Fe(Ⅲ )、Co(Ⅱ )、Ni(Ⅱ )、Mn(Ⅱ )…  相似文献   
45.
硝酸钠-硫氰酸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浮选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全民  卫伟  刘奇 《应用化学》2000,17(6):620-0
浮选分离;硝酸钠-硫氰酸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浮选铜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硝酸钠-硫氰酸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行为,探讨了Hg^2 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控制水相p H=1.0,能使Hg^2 与常见离子Cd^2 、AI^3 、Ni^2 、Co^2 、Mn^2 、Fe^2 分离。  相似文献   
47.
李全民  张丽敏 《分析化学》1999,27(10):1208-1210
研究了丙醇-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9CTMAB)-(NH4)2SO4-水体系萃取分离泵的行为及与常见离子分离条件。试验表明:调节pH1.0或3.0,能使Hg从Fe^3+,Co^2+,Ni^2+m,Zn^2+,Mn^2+,Cu^2+,Al63+等离子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48.
用磷酸三丁酯Span80-二甲苯乳状液膜体系迁移Sm(Ⅲ)的研究表明,在确定的条件下,可以快速并完全迁移Sm(Ⅲ)。许多常见离子不能在此条件下通过液膜迁移,故可从含有Fe^2+,Co^2+,Ni^2+,Cu^2+,Zn^2+,Cd^2+,Mn^2+等离子混合液中分离出Sm(Ⅲ)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49.
基于电极反应活化能,预阳极化前后玻碳电极表面结构变化及氢键催化作用,以探究式教学模式讨论了预阳极化前后的玻碳电极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伏安图差异形成的原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也会促进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0.
甲基丙烯酸基质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同时又作电渗流改性剂,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甲苯和异辛烷为致孔剂,Irgacure 1800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反应制备出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对影响电渗流的因素如pH、乙腈含量及离子强度等进行了讨论.使用制备的整体柱在3种模式(加压电色谱、气压驱动和电色谱)下对7种中性物质(硫脲、苯、甲苯、乙苯、萘、联苯和菲)的混合物实现基线分离,同时还可实现酸性物质(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苯乳酸、扁桃酸)和碱性物质(苯胺、甲苯胺、乙酰基苯胺和N-甲基苯胺)的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