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数理化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晓鹏  李政伟  王岩  牛雪利  张贵生 《化学通报》2016,79(12):1192-1195
报道了一种简易、绿色的合成敌草隆的新方法。以3,4-二氯硝基苯和二甲胺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以CO替代剧毒的光气作羰基化试剂,经硒催化的"一锅煮"的氧化还原羰基化反应来直接合成出目标产物。通过考察反应时间、温度、溶剂和碱的种类、CO压力以及物料比等因素,获得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能以7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从而为除草剂敌草隆的合成开辟出一条路线简短、操作简单、成本低、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的新途径。并在文末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时蕾  张伶俐  鹿泽华  刘青峰  张贵生 《化学通报》2016,79(12):1150-1155
基于双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和硫脲化合物的结构及多样的生物活性,通过1-氨基-3,4-二(吲哚-3-基)-3-吡咯啉-2,5-二酮与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7种新的3,4-二(吲哚-3-基)-2,5-二酮-1-吡咯亚胺硫脲类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等进行了表征。该系列化合物的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它们都对细胞周期分裂蛋白25B(CDC 25B)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大部分化合物的抑制率在96%以上),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非金属硒为催化剂,三乙胺为助催化剂,用CO替代剧毒光气作为羰基化试剂,通过鼓泡方式经硒催化"一锅煮"的4-氨基吡啶与硝基芳烃的氧化还原羰基化反应合成4-吡啶基脲.通过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及碱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获得了反应的优化条件.在优化条件的基础上,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制得4-吡啶基脲类化合物,反应底物硝基芳烃的普遍适用性较好;还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盐酸甲胺三化铬对快肟的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生  蔡昆  李志鸿  李伟 《有机化学》1992,12(6):593-596
本文报导利用盐酸甲胺三化铬氧化列解肟基的研究结果。在二甲基醛胺溶液中,盐酸甲胺三化铬能够有效地将肟氧化成相应羟化合物,而不氧化分子内的酚羟基和双键。  相似文献   
15.
刘青锋  张贵生 《有机化学》2009,29(12):1890-1898
Ferrier重排反应是一种类似于烯丙基重排的反应, 它可以广泛地用来合成2,3-不饱和糖苷. 综述了近年来Ferrier重排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苯甲酰甲酸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作不对称合成试剂.。文献[1-6]报道了合成苯甲酰甲酸酯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各存在一些缺点,如试剂昂贵,反应步骤多,操作困难,收率低等。文献[5,6]报道了氧化相应的扁桃酸酯合成苯甲酰甲酸甲酯和乙酯的方法,反应简单,收率良好,但没有报道其它酯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氯铬酸甲铵/硅胶载体氧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醇的氧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硅胶作载体,负载氯铬酸甲铵盐制备了一种新的载体铬(Ⅵ)氧化剂。该试剂制备方法简单、性质稳定。可在多种反应介质中对伯醇和仲醇氧化,高收率得到相应的醛和酮,反应操作简单,提纯方便。  相似文献   
18.
在对Cr(VI)/Cr(III)体系在相转移催化下对醇类的选择性间接电氧化进行了探讨,发现共醇类能被高产率、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而非苄醇类则无此效果的基础上,本文是在此基础上,对分子内含有苄醇羟基和另一个非苄醇羟基的二醇类及肟类化合物进行了选择性电氧化的探讨,结果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共醇羟基能被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羰基,而分子内共存的非苄醇羟基几乎不受影响;各种肟类化合物也能有选择地氧化裂解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而不被深度氧化。  相似文献   
19.
李路  张贵生 《有机化学》2008,28(7):1129-1137
稀有糖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 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物作用. 药物分子的糖基多样化修饰使得稀有糖的合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以普通糖为原料合成稀有糖和以非糖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稀有糖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稀有糖合成进展.  相似文献   
20.
光谱法研究柔红霉素衍生物DNR-D3与DNA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利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本实验室合成的柔红霉素衍生物DNR-D3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ctDNA存在下DNR-D3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减色效应且出现红移现象,这表明DNR-D3与ctDNA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以嵌插为主。通过20,30,37℃条件下ctDNA与DNR-D3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判断ctDNA与DNR-D3之间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利用荧光数据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从而判断DNR-D3与ctDNA的作用方式以嵌插为主,作用力类型是以氢键和静电作用为主,此过程是放热的焓熵协同驱动过程。DNR-D3的荧光猝灭50%时DNR-D3与ctDNA的摩尔浓度比Rc=7/25,这表明DNR-D3的蒽环与ctDNA发生了强烈的嵌插作用,DNR-D3显示出了较强的抗癌活性。通过研究可知,DNR-D3有望成为抗癌活性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