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数理化   7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吴韬  沈长圣  居冠之  边文生 《化学学报》2001,59(8):1272-1276
用共线量子散射方法计算D+CID体系的反应几率和传能几率。发现存在很强的振荡现象。体系的碰撞中间态的寿命的计算结果为fs-ps数量级。当某一反应通道打开时,在能量阈值附近通常都伴随着一些长寿命的碰撞中间态。这一点该体系中表现很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MELD程序ROHF-OPT1方法在MP2/6-311++G(d)水平上,计算了HF分子基态1^∑和Ne原子基态1^S的对内对间电子相关能,并对两等电子体系的对相关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深入研究两等电子体系对内对间相关能所具有的共同规律和存在的差异性,通过比较说明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影响电子相关能的重要因素之一。HF分子和Ne原子两体系三重激发和四重激发对体系电子相关能的贡献的计算结果表明高激发项对电子相关能的贡献在精确量子化学计算中是不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13.
用三维含时量子散射理论模拟了H+GlH体系在BW2,mBW2,G3势能面上的动力学行为.其计算结果表明,振动量子态对反应几率影响很大;势能面的地形对转动量子态如何影响反应几率起重要作用;反应几率表现出"黄金规则".此外,BW2,mBW2势能面上的反应几率几乎相同,而G3势能面上的反应几率较前者低,大概由于G3的势垒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在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热力学和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单重态CCl~2和臭氧O~3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低温下具有热力学优势,而在高温下具有动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电子相关能问题是量子化学的瓶颈问题‘’‘.为了更深人地了解和认识电子相关能的轨道本质,建立P。St-HF理论校正模型,JS等”-”应用电子对内对间电子相关模式,指出国际著名量子  相似文献   
16.
17.
大气中HCO^+→COH^+异构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从头算的基础上, 对标题反应进行了统计热力学和含Wigner校正的过渡态理论的动力学分析。给出了1.01325×10^5Pa及200-2500K温度下的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热力学函数及该异构化的平衡常数、速率常数和A因子等一套较完整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在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上,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了亚硫酸氢根离子的两种异构体HOSO-2(CS)和HSO-3(C3V)的热力学性质及它们相互转化的平衡常数(相对稳定性随温度的变化)等。通过计算数据的回归分析,给出了摩尔熵、摩尔热容等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对标题异构化体系,在Gaussian 94程序的高水平MP4/6-311G**下,进行了全参数几何优化、能量、频率等计算,得到了它们电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同时用统计热力学计算了Rg-HCl、Rg-ClH(Rg=Ne,Ar)等异构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它们的相互转化的平衡常数等.结果表明:不同构型的稳定性是随实验温度变化的,两种构型也可在某一温度下共存.这一结果不同于仅通过电子结构能所作出的某异构体较稳定的简单推断,而是提醒人们对一些弱键体系,要考虑温度与熵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一维量子散射方法, 计算了氢原子交换反应Cl+HCl(ν≤3)→ClH(ν'≤3)+Cl,得到了各振动态间反应和非反应非弹性几率。结果表明反应和非反应非弹性几率均呈振荡变化。反应与非反应去激几率相差不大, 预期在Cl原子与HCl(ν=1,2,3,)碰撞去激过程中, 反应和非反应散射都是一种有效的机理; 此与Wilkins的轨迹结果相符。去激几率与始终态振动量子数密切相关, 我们归纳出公式: P~ν~ν~'≈10^ν^+^ν^'^-^2^(^ν^'^'^+^1^)P~ν~ν~'~',(ν>ν'>ν')。与Moor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