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81篇
数理化   22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5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研究了在PH10.5的Na2B4O7-NaOH介质中,痕量钴(Ⅱ)对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初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μ/mL检出限为4.4*10^-18g/L。用于水和维生素B12中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2.
采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A/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据此探讨共混物熔体的可纺性,讨论了共混物配比与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的关系,并且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纤维的结构。结果表明,共混物的表观粘度低于PET的粘度,当PEA为10%,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达到最小值;且PEA含量低于10%时,共混物的可纺性即,表现出良好的原位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53.
基于著名的PRP共轭梯度方法,利用CG_DESCENT共轭梯度方法的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大规模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修正PRP共轭梯度方法。该方法在每一步迭代中均能够产生一个充分下降的搜索方向,且独立于任何线搜索条件。在标准Wolfe线搜索条件下,证明了修正PRP共轭梯度方法的全局收敛性和线性收敛速度。数值结果展示了修正PRP方法对给定的测试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54.
对油脂过氧化值测定中碘化钾饱和溶液变质和保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化钾饱和溶液是测定油脂过氧化值试验中的一个重要试剂,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该试剂放置易氧化变黄,一般现配现用,但所配溶液不能被完全使用,浪费较大。笔者经研究发现,新配制的碘化钾饱和溶液和被氧化变黄的碘化钾饱和溶液的pH值相差较大,通过调整碘化钾饱和溶液的pH值,可防止碘化钾饱和溶液被氧化从而析出游离碘,同时节约试剂成本。  相似文献   
55.
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碳酸酯(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通过建立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模型,探讨了聚酯在甲醇中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PET、PBT和PC在甲醇溶液中的降解具有共性,均可分为超临界区、非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三个区域。在超临界区聚酯完全溶于甲醇并降解为原料单体,且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收率均大于90%;聚酯的降解是在聚合物分子链的无规断裂和聚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双重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56.
烯烃环氧化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反应之一。前文我们报道了用过硼酸钠/乙酸酐复合试剂进行烯烃环氧化的方法。该法具有反应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但仍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18~24h),产率亦与使用过氧乙酸等常用环氧化试剂的结果大致相当。已知超声辐射对许多有机反应,尤其是非均相反应,常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过硼酸钠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在固-液相体系中进行,故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对该反应体系施加超声辐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将烯烃、过硼酸钠(NaBO_3·4 H_2O)和乙酸酐及溶剂二氯甲烷组成的反应混合物,置于超声辐射下(33 kHz,250w)进行反应,虽然环氧化合物的产率未见十分明显的提高,但反应时间却大为缩短(1~3h)。出乎预料的是,在超声辐射下,若在类似条件下以过碳酸钠(Na_2CO_3·3/2 H_O_2)/乙酸酐复合试剂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不仅反应时间短,而且产率极佳。气相色谱跟踪反应的结果表明,多数反应经超声辐射40~60 min 即巳接近完全,1~3h 后烯烃几乎定量地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合物(结果见表)。与过硼酸钠的同一反应相比,过碳酸钠的反应放热更为明显。因此当反应量较大时反应较为激烈,需用滴加乙酸酐的方法控制反应速度,以防反应过剧。在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经碱水洗涤,干燥,蒸馏或柱色谱纯化,产率一般在90%以上。超声辐射对这两种类似反应体系影响的差异说明,超声所起的主要作用仅是在非均相条件下加速了无机过氧化物与乙酸酐的相互作用,该作用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但超声辐射并未能从本质上改变环氧化反应的基本反应过程。上述两种复合环氧化试剂及反应条件虽然十分相似,但它们进行环氧化反应的机理却有所不同。在使用过硼酸钠的反应中,过硼酸钠先与乙酸酐作用生成反应中间体(AcO)_2B—O—O—B(OAc)_2,然后再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而在过碳酸钠的反应中,则是由其分子中的过氧化氢与乙酸酐作用生成过氧乙酸中间体后,再进一步对烯烃环氧化。超声辐射并未能改变这两种中间体对烯烃的反应活性。由于中间体(AcO)_2B—O—O—B(OAc)_2的反应活性不及过氧乙酸,因此对过硼酸钠体系施加超声辐射后,虽然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但产率未见明显改观。在超声辐射下,用过碳酸钠/乙酸酐进行烯烃环氧化,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烯烃环氧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7.
58.
低级酚包括酚、甲酚、乙酚和二甲酚.它们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其中特别是酚与甲酚更是贵重的化工原料.除高温及低温煤焦油外,煤及煤焦油残油的加氢生成油也可作为这些低级酚的来源,它们是在破坏加氢过程中由高级酚转变而来的.考察它们生成的历程,并擬出可能提高低级酚产率的方法,无论在理论上或实用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本工作预备对抚顺古城子煤低温焦油中的低级酚和其加  相似文献   
59.
對正庚烷在鉑重整條件下的各種反應進行了考察。詳細分析了反應產品,並根據產品分析結果,提出了可能進行的一些反應的图式,考察了反應變數如温度、壓力、空速、催化劑使用時間等對於加氫裂化、異構化及總轉化程度的影響。並求得在溫度455—515°、壓力20—40大氣壓、空速2.0—6.0(體積/體積/小時)等試驗條件範圍內,催化劑使用初期與晚期的加氫裂化及總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動力學方程式及视活化能,加氫裂化反應服從一次反應式。正庚烷的總轉化服從反應產品有阻抑作用的一次反應式。並提出正庚烷的加氫裂化可能經過異構化階段的假設。  相似文献   
60.
本文采用带有还原型电化学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来分析柴油机排出颗粒物中的1-硝基芘。含有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滤纸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过滤,浓缩,在硅胶层析柱上预分离。分别用正己烷,二氯甲烷和甲醇三种淋洗液淋洗,其中二氯甲烷级分在ODS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上分离,其流动相为35%正丁醇—0,05M氯乙酸缓冲溶液(pH=3.8),玻璃碳为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检测器,工作电压为-0.6V(参比电极是Ag/AgCl)。比较具有相同色谱保留时间的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色谱峰的动态伏安特性曲线确认了样品中存在有1—硝基芘。所分析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萃取物中1—硝基芘含量范围为0.7到142ppm。为了改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分离能力,试验了微管柱,在所采用的电化学检测器流动地被改进后,总体系的理论塔板数达到26,000片,改善了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