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数理化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近年来 ,人们对过渡金属的超常价态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超常氧化态如Cu(Ⅲ )、Ni(Ⅳ )、Ag(Ⅲ )等的研究无疑会给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我们曾报道过超常价态过渡金属Cu(Ⅲ ) ,Ag(Ⅲ )用于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1~3] .对于超常价态Ni(Ⅳ )用于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 ,国内外报道较少 .一般文献认为 ,Ni(Ⅳ )与小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属双电子转移反应 ,没有中间自由基产生 ,故不能引发烯类单体聚合[4,5] .虽然Murthy[6] 也曾提到在Ni(Ⅳ )→Ni2 +过程中有两步单电子转移过程 ,但他认为不能用来引发AAM单体聚…  相似文献   
92.
新型含酰胺键的噻二唑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合成了以酰胺键为中心桥键的1,3,4-噻二唑衍生物3个系列共16个新化合物。液晶性质测试表明,它们均为具有高相变温度和宽相变范围的稳定液晶化合物。说明极性的酰胺键有利于介晶性能。比较了端某碳原子数目的多寡对Sc相相变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颜佳伟  商旺火  吴琼  毛秉伟 《电化学》2005,11(2):140-145
本文研究比较Sb(III)在Au(111)和Au(100)电极上的不可逆吸附与还原和Sb的欠电位沉积行为及其相互影响.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表明,基底表面结构不仅影响阴离子的吸附行为和Sb的吸附结构,而且还影响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在Au(111)表面,致密无序膜的SbO+不可逆吸附层还原后基本保持原有的无序结构;而在Au(100)表面,由于SO42-的共吸附,不可逆吸附物种还原后形成(2×2)有序结构.在Au(111)表面上,Sb的欠电位沉积伴随显著的合金化,且因表面有序结构的破坏而形成沟道状二维结构;但对Au(100)表面,由于其晶格和尺寸与稳定的AuSb2合金之(100)面有较好的匹配性,使Au与Sb得以形成有序的表面化合物,从而避免了欠电位沉积过程中的表面合金化问题,进一步体现基底结构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4.
二氧化硅@聚合物同轴纳米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par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msm ot silica/polyvinylpyrrolidone(PAN) coaxial nanofibers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VP-PAN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obtained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while SiO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a Stoeher method. The measurements of water contact angle(WCA), the compared results of silica coating PVPPAN composite nanofibers with PAN nanofibers indicate that much PVP resided on the composite nanofiber surface, which resuks in the occurrence of SiO2@polymer coaxial nanofiber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silica and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subsequent adsorption of silica on the fiber surface.  相似文献   
95.
96.
伍维成  沈永嘉 《有机化学》1999,19(6):587-592
合成了双羟甲基及双甲氧甲酰基取代的双(二硫代亚乙基)四硫代富瓦烯,给出了它们的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并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97.
侯正林  顾月姝  刘传朴  印永嘉 《化学学报》1988,46(10):1007-1012
本文用CW和TEA CO2激光器研究了F12(CF2Cl2)、F114(CF2ClCF2Cl)和F22(CF2HCl)等碳卤化合物的激光诱导解离反应, 实验发现, 在激光作用下, 这些化合物的解离方式不仅与化合物的性质有关, 还与激光的能量密度密切相关; F22的激光解离为一级反应,并存在“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98.
This work⑴was addition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2018YFA0305700.The financial acknowledgment section should be corrected as follows: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2015CB921103,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s 2016YFA0401503 and 2018YFA0305700,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der Grant No XDB28000000.  相似文献   
99.
通过改变灯丝电压,第一栅极电压与拒斥电压,观察弗兰克-赫兹实验曲线的变化,讨论不同的工作参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找出弗兰克赫兹实验的最佳工作参量,并探究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0.
将硝酸铵液滴沉积在石英基底上,通过降低该液滴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测定了该液滴由低浓度直至过饱和状态下高信噪比的拉曼光谱.其中,相对湿度的变化可以精确控制液滴浓度的改变.在相对湿度(RH)由72.1%降低至37.9%的过程中,硝酸铵液滴v1-NO-3峰位保持在1048cm-1,半峰宽为10cm-1.该现象表明NO-3周围的水分子被NH4+取代后不会对v1-NO-3造成影响,说明水分子和NH4+所形成的氢键具有相同的强度.对2500-4000cm-1范围内的拉曼光谱进行成分分析,2890、3090、3140、3220、3402及3507cm-1分别被指认为NH+4伞状弯曲振动的泛频、NH+4伞状弯曲振动与摇摆振动的组合谱带、NH+4的对称伸缩振动、NH+4的反对称伸缩振动、水峰中强氢键成分和弱氢键成分.从拟合结果得出:强氢键在氢键结构中所占百分含量随液滴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减少,弱氢键所占百分含量随液滴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加.该变化趋势是NO-3和NH+4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