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数理化   3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非那雄胺能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二氢睾酮水平,是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药品。该合成工艺以甾烯酮酸为原料,将其与氯化亚砜反应,无须分离即与叔丁胺反应得17β-酰胺化合物,再氧化开环,环合,氢化,脱氢合成了非那雄胺。经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MS分析表征了其结构。该法无须使用昂贵的2,2-二吡啶二硫化物和剧毒药品苯亚硒酸酐,且以乙酸铵代替氨气,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和腐蚀,更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铝是一种丰富廉价的有色金属,金属铝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具有低成本、无毒害、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等优点.本文简述了金属铝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对铝阳极、空气阴极、催化剂、电解液和铝燃料电池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唐有根 《电化学》2007,13(3):348-348
本书是全面介绍电池的一本专著,不仅包含了从电池原理、电池设计到电池应用和选择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实用知识,而且对市场上广泛得到实际应用的各种电池体系进行了详细和深人的介绍.特别是书中非常详细的介绍了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型电池体系,包括称为绿色电池体系的锂离子蓄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等.同时,  相似文献   
14.
2-(4-溴苯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溴苯乙腈和邻苯二胺为原料,在磷酸和多聚磷酸混合酸的催化下,合成了2-(4-溴苯甲基)-苯并咪唑(BBBI).利用红外、碳谱、氢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考察了BBBI在5%硫酸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通过对比实验表明BBBI对铜电极腐蚀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N-乙烯基咪唑、溴丁烷、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聚溴化N-乙烯基-N’-丁基咪唑以及溴化N-乙烯基-N’-丁基咪唑丽烯酸乙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阴极极化曲线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两者对铜离子阴极还原产生了极大的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以脲素和甲醛为原料、PVA为改性剂,合成了脲醛预聚体,并通过原位聚合法对聚α-烯烃颗粒进行微胶囊包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VA改性剂以及脲素和甲醛的摩尔比对脲醛预聚体制备及最终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的加入改善了脲醛预聚体的合成,当脲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为2:3、PVA含量占脲素甲醛溶液质量的3.3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制备的预聚体性质稳定,并且在丁醇-水介质中,对聚α-烯烃颗粒有较好的包覆效果,包覆率达15.3%。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纯钼粉中超痕量杂质测定的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的MS/MS模式,选择H2为反应气,利用H2原位质量法测定Si和Ca;选择O2为反应气,利用O2原位质量法测定Cd,利用O2质量转移法测定P,As,Se,Ta,Sn,Sb,Ba和W;选择NH3/He作为反应气,利用原位质量法测定Na,Mg,Al,K和V,利用质量转移法测定Ti,Cr,Mn,Fe,Co,Ni,Cu,Zn;采用单四极杆(SQ)无气模式测定Pb,Bi,Th和U。与传统的带碰撞/反应池(CR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相比,各元素的背景等效浓度(BEC)和检出限更低,消除质谱干扰更加彻底。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28种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7,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4~50.1 ng·L-1,加标回收率为92.2%~107.4%,相对标准偏差(RSD)≤4.3%,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极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方法可用于纯度为5N(≥99.999%)高纯钼粉中28个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11种以4-氧安替比林为端基的含氮开链冠醚类似物,通过元素分析和波谱鉴定了它们的结构.报道了4-羟基安替比林O-烷基化的新方法.相转移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它们可以作为液-液相或固-液相转移的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共沉淀法和固相法制备出SrZr0.95Y0.05O3微粒,采用溶胶包覆法使其与含氮TiO2溶胶复合,并原位光沉积Pt颗粒组装成异质结复合催化剂,采用XRD、TG-DTA、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F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以草酸为牺牲剂,模拟太阳光下光催化产氢为探针,评价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了不同氮源剂、烧结温度、载铂含量对催化剂光催化产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单独的SrZr0.95Y0.05O3和TiO2几乎不产生氢气;而将两者采用溶胶包覆法复合并掺氮后,所制备出的复合催化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产氢活性,在氮源剂为三乙胺、400 ℃焙烧下具有最佳的产氢活性,催化活性的提高源于复合催化剂中形成的异质结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以及氮掺杂引起对可见光的响应;进一步负载铂后,其产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最佳负载量为1wt%,6 h内产氢量达到12.5 mmol,是未负载的样品的22倍多,这是由于铂负载进一步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