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数理化   9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评价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了同时检测烯酰吗啉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CCIM)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键合相(PSA)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C18)净化后,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烯酰吗啉、氰霜唑和CCIM在0. 01~0. 5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94 0,在0. 05、0. 1、0. 5 mg/kg加标浓度下,3种待测物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3%~14. 8%,定量下限为0. 05 mg/kg。对35%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进行分析,发现烯酰吗啉、氰霜唑及CCIM之和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 2~2. 1、3. 0~9. 6 d;氰霜唑及CCIM之和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0. 9~2. 3、1. 8~6. 2 d。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能够满足黄瓜和土壤中烯酰吗啉、氰霜唑及CCIM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2.
在pH=7.5的水溶液中, Na2WO4•2H2O, NaAsO2, CoCl2•6H2O与对氨基吡啶反应, 得到了一种新的夹心型杂多钨酸盐Na6(C5H7N2){[Na(H2O)2]3Co(H2O)5[Co(H2O)]3(AsW9O33)2}•27H2O单晶,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体属三斜晶系, P 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 a=1.3276(8) nm, b=1.7581(10) nm, c=2.4381(14) nm, α=70.954(9)°, β=86.663(9)°, γ=72.885(9)°, V=5.136(5) nm3, Z=2, R1=0.0608, wR2=0.0848 [I>2σ(I)]. 在{[Na(H2O)2]3Co(H2O)5[Co(H2O)]3(AsW9O33)2}7-阴离子中, 一个Co2+与聚阴离子{[Na(H2O)2]3[Co(H2O)]3(AsW9O33)2}9的一个端基氧共价连接, Co2+呈现出5和6两种配位数, 质子化的氨基吡啶正离子作为抗衡离子存在于晶体之中.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IR, UV-Vis, TG-DSC表征. 对该化合物、Na2WO4•2H2O及CoCl2•6H2O催化H2O2氧化乙醛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该化合物的催化活性远优于简单化合物Na2WO4•2H2O和CoCl2•6H2O.  相似文献   
83.
城镇化、国际化发展带来环境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基于此,利用山东省1995-2012年的样本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研究城镇化、外商直接投资与CO_2排放量之间长、短期关系.研究表明,人均CO_2排放量与人均外商直接投资(FDI)、城镇化以及人均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看,城镇化进程造成了对环境污染;外商直接投资并未造成对环境破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量与CO_2排放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8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品中二硫苏糖醇(DTT)和氧化型二硫苏糖醇(DTTox)含量。采用Waters X-Bridge C18柱(250×4.6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体积比为30∶70的甲醇-水(含0.02%三氟乙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表明,DTT和DTTox在选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DTT和DTTox的检出限(S/N=3)为0.02μg/mL,定量限(S/N=10)为0.07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32%、99.4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4%、2.23%。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药品中DTT和DTTox的检测。  相似文献   
85.
用Z扫描方法研究了富勒烯有机铬衍生物fac- and mer- [bis (1,2-diphenylphosphino) ethane] (tricarbonyl) (η2-fullerene-C60) chromium的非线性折射特性;用速率方程理论分析了激发态光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折射行为,以及大光强下高阶激发态折射度如何引起材料自散焦-自聚焦相互转化.计算出了转变光强.并数值模拟了不同光强下Z扫描实验曲线的变化过程.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自散焦 自聚焦 富勒烯衍生物 Z扫描  相似文献   
86.
反饱和吸收激发态非线性材料的Z扫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速率方程理论分析了激发志光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吸收和折射,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激发态和基态吸收截面、折射度相互关系等参数对非线性吸收和折射性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C60甲苯溶液的Z扫描实验曲线,它具有强非线性吸收和弱非线性折射。  相似文献   
87.
聚偏氧乙烯(PVDF)的压电效应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为了探索PVDF共混体系中第二组分对薄膜压电性能的影响及开发新的压电材料,我们研究了PVDF的三个共混体系的压电性及其分子运动。这三个共混体系是: 1.PVDF+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PVDF+F26(偏氟乙烯-全氟丙烯共聚物),3. PVDF+F24(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相似文献   
88.
手性介质中的自诱导非线性旋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经典电磁场理论对非导电型各向同性手性介质光学非线性性质进行了描述,着重研究线偏振光自诱导非线性旋光现象。给出了在特定条件下非线性旋光附加角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89.
光折变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综述了光折变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概括出了这种新型光折变材料的发展思路,并汇总了各种类型材料的光折变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90.
朱剑钰  黄孟  彭玄  拓飞  李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2):026007-1-026007-6
甲状腺内^(131)I放射性活度与辐射探测结果的比例关系与甲状腺几何尺寸、探测距离等因素相关,是估算甲状腺内^(131)I含量与其可能造成的辐照损伤的关键参数。基于MCPT辐射输运数值模拟算法器库开发了用于开展NaI探测器伽马辐射测量模拟的应用程序,进而建立了多组具有不同容积的甲状腺型容器和不同探测距离的物理模型,最终通过蒙特卡罗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测量状态下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在甲状腺型容器与探测器距离较远时,数值模拟给出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证明此应用程序可用于定量分析NaI的探测效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小距离模型的结果受甲状腺样容器的大小和距离的显著影响,模拟给出的探测效率表为开展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