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数理化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钱建华  刘琳  姜贵吉 《有机化学》2000,20(6):927-929
报道了异喹啉酮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四氢-4-羟基异喹啉酮化合物,NBS和混酸(HNO~3/HAc)与异喹啉酮反应合成异喹啉酮衍生物。6个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给予证实。  相似文献   
22.
刘琳  孔祥东  蔡玉荣  姚菊明 《化学学报》2008,66(16):1919-1923
应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支架材料, 通过体外降解和细胞培养实验研究了复合支架材料的降解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体外降解实验结果显示, 复合支架材料具有稳定的降解能力; 在降解过程中, 羟基磷灰石由于与降解液发生钙、磷等离子的交换, 使其结晶得到了进一步生长和完善. 利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等分析了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表明, MG63细胞在复合支架材料上具有良好的粘附、增殖能力, 并可引起早期的骨分化. 因此, 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支架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王国建  屈泽华  郭建龙  李岩  刘琳 《化学学报》2006,64(24):2505-2508
利用羟基碳纳米管上的羟基与马来酸酐之间的简单反应, 在碳纳米管上引入双键, 进一步引发苯乙烯聚合,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同时采用羟基碳纳米管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直接反应也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引入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经IR, Raman, TG和TEM测定, 证明了碳纳米管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之间为化学键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24.
刘琳 《数学通报》2006,45(8):56-58
在概率学习中,事件的互不相容与相互独立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计算概率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对概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进一步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5.
碳基量子点荧光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碳基量子点优越的光学性能、良好的水溶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在荧光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其对金属离子卓越的检测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为了更好的了解到碳基量子点的应用,从碳量子点、石墨烯量子点、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和近十年来关于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并对碳基量子点荧光传感器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修饰碳纳米管表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相结合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该聚合物每个分枝均以卤素原子封端. 用叠氮化反应将卤素原子转换为—N3. 通过—N3与单壁或复壁碳纳米管反应将超支化聚合物接到碳纳米管的表面上, 实现了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 通过FTIR, XPS, TEM和Raman光谱等证明PCMS是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到碳纳米管表面上的. 利用TGA估算出碳纳米管表面的修饰密度, 证明用超支化结构大量的端基可反应的官能团可以改善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修饰效果.  相似文献   
27.
刘琳  索志荣  郑建斌 《色谱》2006,24(3):247-250
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电化学检测(HPLC-DAD-ECD)联用技术同时测定三精双黄连口服液中的绿原酸、咖啡酸、黄芩甙和木樨草素的方法。以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 i.d., 5.0 μm)为色谱柱,柱温为30 ℃,流动相为(A)甲醇和(B)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50∶50∶1),其梯度洗脱程序为2%A3 min3%A12 min25%A5 min80%A。流速为0.8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波长为275 nm。电化学单安培检测器的工作电压为0.7 V。在上述条件下实现了绿原酸、咖啡酸、黄芩甙和木樨草素的分离检测。上述4种化合物的回收率为96.6%~9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4.1%,检测限依次为1,0.2,9和7 mg/L。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可作为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咖啡酸、黄芩甙和木樨草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2例新的配位聚合物[Co(L)0.5(1,3-bib)] (1)和[Ni2(L)(1,4-bib)3(H2O)2]·2H2O (2),其中L=1,2,4,5-苯四酸,1,3-bib=1,3-双((1H-咪唑1-基)甲基)苯,1,4-bib=1,4-双((1H-咪唑1-基)甲基)苯。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12均为三维网状结构,完全去质子化的配体(L4-)在12中分别采取了μ4-к2к1к2к1μ2-к1к0к1к0的配位方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H2O2和可见光照射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对染料甲基橙(MO)和亚甲蓝(MB)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在180 min时,降解率分别达到83.2%和84.5%。配合物2在同样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对染料MB和罗丹明B(RhB)也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在180 min时,降解率分别为87.0%和77.4%。此外还详细探讨了12对染料光催化降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29.
刘琳 《物理与工程》2001,11(1):32-34
为进一步阐明物理常数的隐匿与恢复方法,本文举出二个例子以作示范。  相似文献   
30.
Based on Carcione-Leclaire model,the time-splitting high-order staggered-grid finite-difference algorithm is proposed and constructed for understanding wave propagation mechanisms in 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Three compressional waves and two shear waves,as well as their energy distributions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In particular,the influences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olid grains and gas hydrate and the viscosity of pore fluid on wave propagation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numerical simulation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stiffness in the velocity-stress equations and suppress the grid dispersion,resulting in higher accuracy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of the Fourier pseudospectral method used by Carcione.The excitation mechanisms of the five wave modes are clearly revealed by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s.Besides,it is pointed that,the wave diffusion of the second kind of compressional and shear waves is influenced by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olid grains and gas hydrate,while the diffusion of the third compressional wave is controlled by the fluid viscosity.Finally,two fluid-solid(gas-hydrate formation)models are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mode conversion of various wav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lection,transmission,and 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waves occur on the interface,forming a very complicated wave field,and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converted waves in different phases is different.It is demonstrated from our studies that,the unconventional waves,such as the second and third kinds of compressional waves may be converted into conventional waves on an interface.These propagation mechanisms provide a concrete wave attenuation explanation in inhomogeneous me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