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853篇
数理化   388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研究了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复方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和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在0.025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8.1)中,上述两组分可在3min内得以完全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210nm处检测,并以外标法定量。11次测定含有9.5mg/L盐酸伪麻黄碱和66.7mg/L布洛芬的试样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2.9%(伪麻黄碱)和1.9%(布洛芬),回收率为103.1%(伪麻黄碱)和97.6%(布洛芬)。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复方布洛芬片剂的含量,所得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72.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的pH和浓度、β-环糊精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和毛细管温度等条件,建立了一种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4种物质在6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2~400,2~300,2~200和5~5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染料木甙、染料木素、山柰酚和芦丁的检出限分别为0.8,0.6,0.6和1.4 mg.L-1。方法用于分析生槐角和炙槐角样品并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结果在93.8%~105.2%。  相似文献   
73.
蔗糖酯分子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蔗糖和硬酯酸,在pH>10的NH_3·N_2O-(NH_3)_3C_6H_5O_7体系中,于示波极谱仪上,峰电位─0.91V处出现一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的极谱图,其浓度从0.02~0.28mg/mL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04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3%。  相似文献   
74.
CCl2(A1B1)被O2及取代甲烷类分子猝灭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CCl4/Ar混合气体放电产生CCl2自由基,再用541.52nm激光将电子基态CCl2激发到激发态A^1B1(0,4,0)振动态k=0能级上,通过检测 激发态CCl2时间分辨荧光信号,测得室温下CCl2(A^1B1)被O2,CF4,CF2Cl,CH3NO2,CH2Br2等分子猝灭的实验结果,用改进的三能级模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得态分辨速常数KA和Ka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在室温下,于pH 2.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偶氮胂-DBS的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14 nm波长处,但显色复合物与试剂空白吸光度之差在370 nm处最大,选择在370 nm处测定,反应迅速完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可提高反应灵敏度及复合物稳定性。乙醇可提高体系灵敏度。BSA的质量范围在0~60.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率3ε70 nm=8.58×105L.mol-1.cm-1。方法用于测定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总量,5次测定值的RSD为0.60%,回收率为98.0%。  相似文献   
76.
微波消化技术在生物微量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微波消化技术消化了多种食物样品.与传统的干、湿消化法相比,微波消化更加简单、快速、节省、沾污少、损失少、环境污染少.用原子吸收测定样品中的Fe,C.V<2%,加标回收率为98%~100%,测定美国生物标准物质牛肝中的Fe的相对误差为0.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7.
Ar原子电离能谱和Ar3p电子动量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动量谱学(ElectronMomentumSPectroscoP则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探测原子、分子和固体结构的手段,它不仅能够获得轨道结合能的信息,而且能够能壳分辨地得到轨道电子的动量分布(即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模方);同时它还是研究电子关联的最有效的实验手段.其  相似文献   
78.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茜素红S(ARS)与5′鸟苷酸(5′GMP)在pH4.80的弱酸性缓冲溶液中生成络合物的结合反应。与试剂比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红移92nm,测得络合物和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3×104L·mol-1·cm-1;最大结合数n=10;浓度线性范围0.2~16mg/L;检出限为6.1×10-8mol/L。研究了ARS与5′GMP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合反应,并对时间、温度、离子强度对结合反应的影响,以及无机物、生物物质对反应体系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缝管原子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维生素B1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Al2O2涂层的开缝石英管原子捕集法测定CO的条件并通过测CO间接测定维生素B(12)。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Co的特征浓度为8×10(-3)μg·mL(-1),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8倍。采用本法测定腺苷辅酶维生素B(12)中VB(12)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1.1%,加标回收率98.2~100.4%。  相似文献   
80.
张云华  胡上序 《分析化学》1996,24(12):1421-1424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神经元网络与线性自适应滤波器组成的集成滤波器的实现方法,用于谱图信号除噪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