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环境安全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农户生计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增强其抵御内外部风险的韧性对于稳定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韧性评估框架,从生计资产、农业交流和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安全网、基本服务可及性5个维度构建农户生计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湖北大别山区七里坪镇开展实证研究,以302份农户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农户生计韧性的驱动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生计韧性整体处于中高水平,与各维度存在共生关系,呈梯度渐进增长态势,其中适应能力是农户生计韧性的短板。(2)健康状况、劳动力数量、信息获取渠道、地方性社团或组织、农户与村民关系、集体事务参与程度、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和规章制度运行情况是影响农户生计韧性的关键因素。(3)农户生计行为的环境负外部性随农户生计韧性增加而增大。对此,应提高农户适应能力,从多维度增强生计韧性并降低农户生计的生态环境成本,以有效促进农户生计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利用2017年银川市区O_3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O_3污染时间变化特征,在对高浓度O_3污染发生时段典型气象特征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银川市O_3污染气象要素预警指标和典型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近地面O_3浓度春夏季高、秋冬季低,其月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夏季6月或7月;O_3浓度白天高、夜间低,日O_3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14:00—18:00之间;当14:00地面紫外辐射30 W/m~2、气温高于28℃、相对湿度低于40%、风向为偏东或偏南风时发生高浓度O_3污染的概率较高;500 hPa大陆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型和地面热低压底部东南气流型是银川市发生O_3污染的典型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33.
以云南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为例,采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对园区建设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预测和评价,并提出园区生态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为该园区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此类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4.
35.
天然气是从地下采集出的一种碳氢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在常压下冷却至-162℃后形成,为无色透明液体,外观如普通自来水。液化后其体积缩小600倍,使之便于运输及贮存。液化天然气升温气化后即为普通天然气,为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轻。  相似文献   
36.
北京市PM2.5对DNA的氧化性损伤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在北京市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全年的大气PM2.5样品中,选取每月的2个样品(包括正常和雾霾天气),共24个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其氧化性损伤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采样条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全样的氧化性损伤能力等于或略大于相应的水溶组分,说明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多来自于水溶组分,大气颗粒物对DNA损伤率呈现在50,100,150, 200mg/mL剂量水平下依次递增的规律,即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雾霾天气下DNA损伤率出现高值;4月和6月的DNA损伤率在全年中较高.其他月份正常天气条件下损伤率均较低,在200mg/mL剂量下损伤率基本低于50%;损伤率与环境平均温度和湿度呈正相关,与平均大气压强和日平均风速呈负相关,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环境平均温度>平均大气压强>平均湿度>日平均风速.  相似文献   
37.
我国目前土壤污染问题非常严峻,土壤环境监测是保护土壤环境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对有效保护土壤环境尤为重要,是客观评估土壤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土壤保护方案和指导土壤保护策略的重要参考。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包含一套科学的流程,文章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现场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和实验室分析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