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1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已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它对于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我国有的远洋船舶在处理油渣、污油水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有效地处理和正确地在《油类记录簿》记载。以致造成船舶在国外港口被罚款或扣留的事时有  相似文献   
102.
<正> 引言储层的细菌分解作用将特征分子族从原油中移去后,油与油之间的地球化学对比就变得困难了。由于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足够的营养和适当的温度,所以细菌降解作用常见于地表油苗和浅部水洗过的储层中。储层中原油的转变已被许多研究者所证实(如Price,  相似文献   
103.
杨斌 《环境科技》1996,9(3):47-48
通过监测和调查,目前合成氨工业废水中氨氮浓度较高,构成了合成氨企业的废水主要污染物。而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却没有规定要开展氮肥工业废水中氨氮指标的监测和控制。鉴此,笔者认为该规范在修订再版时,应增加合成氨工业废水中氨氮项目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4.
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水中As(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考察实验室制得的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毒性高,迁移能力强的A(sⅢ)去除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A(sⅢ)溶液初始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对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除A(s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2,吸附时间为90 min,磁性壳聚糖微球投加量为0.4 g时,对初始浓度为10 mg/L,体积为100 mL的A(sⅢ)溶液去除率达到96.96%,吸附后溶液中A(sⅢ)浓度仅为0.304 mg/L,低于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砷含量标准值。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解吸实验表明,吸附剂解吸4次后,对A(sⅢ)的去除率仍达到95%以上,吸附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因此,磁性壳聚糖微球是一种去除低浓度含砷废水非常有效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5.
桂平市在2011年春节前开展了全市打击烟花爆竹领域非法生产经营专行行动,市政府制订“打非”工作方案,在市政府办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组织了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统一行动,开展了声浩大的打击烟花爆竹领域非法生产经营专项行动。此次行动重点是对城镇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和经营行为进行打击整治,对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引线的非法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全面排查,同时对已停产的三家爆竹生产企业全天候盯防。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茅尾海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采集了茅尾海流域红树林土壤、堤岸土、河口颗粒物、茅尾海沉积物以及湾外颗粒物等悬浮颗粒物潜在源样品.基于多元统计复合指纹图谱方法,筛选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进而通过贝叶斯混合模型得出五种潜在源对茅尾海悬浮颗粒物的贡献率.结果表明:Mg、Al、Mn、Pb、Fe五种指纹元素可作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计判别正确率为78%.贝叶斯混合模型结果显示,茅尾海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河口和湾外输送,贡献率最高达到58.9%和68.6%.其中,靠近河口区域主要受河流汇入影响,其贡献率达到42.2%~58.9%;靠近湾外区域则以湾外颗粒物贡献为主,贡献率达到44.9%~68.6%.各点位的沉积物贡献率均较低,红树林土壤和堤岸土的贡献率都在10%左右.总的来说,由河口汇入和潮汐作用带入的颗粒物是茅尾海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7.
秦皇岛海域微微藻褐潮遥感监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微藻褐潮在我国是一种新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本文针对秦皇岛海域微微藻褐潮高发区,探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微微藻褐潮的可行性。首先利用MODIS数据反演秦皇岛海域叶绿素a(Chl a)浓度和海面温度(SST)判别水色异常区域,然后通过HJ-1号卫星真彩色影像中褐潮水体与非褐潮水体之间的水色差异,综合判读褐潮,最后以2014年5月秦皇岛海域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实验数据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当Chl a≥2.5 mg/m3和15℃≤SST≤25℃时为海水水色异常阈值,并且褐潮水体在HJ-1号卫星真彩色影像中呈明显的黄绿色,该综合判别法用于微微藻褐潮监测是可行的,这为进一步开展微微藻褐潮业务化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运用组件式GIS控件MapX与Delphi进行系统集成开发,采用GPS定位系统跟踪定位消防车辆的轨迹,同时选用Oracle9i作为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建立了消防调度指挥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结合火警受理信息系统能对火警发生位置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还能迅速确定出警方案。系统的建立对消防调度指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也为地震等突发灾害的调度指挥救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杨斌 《劳动保护》2010,(8):75-75
某金属压铸件厂冲压车间,由于所加工的原材条料在模具内未送到位,冲压成型后造成条料变形,无法正常取出,一员工用手到模具内去调整条料,冲头落下,将其左手压在模腔内,造成重伤事故。  相似文献   
110.
以废铝易拉罐为原料,通过除漆、研磨等制得废铝易拉罐粉末(SAlCP)。利用SAlCP处理含U(VI)废水,优化处理工艺条件,采用SEM和XPS技术对SAlCP进行表征,并探讨了SAlCP去除U(Ⅵ)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0℃、溶液初始pH为5.0、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SAlCP投加量为4 g/L、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优选条件下,U(Ⅵ)的去除率达98.2%。SAlCP去除U(Ⅵ)的反应过程可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能较好地拟合。SAlCP的作用机理是还原沉淀-吸附共沉,且还原作用是SAlCP去除U(Ⅵ)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