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环境安全   1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一、前言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湖泊以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际学术会议的重点。目前,国外学者对富营养化问题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防止藻类生长是不实际的,另一种观点则建议采用限制营养物的方法控制“藻花”的发生。毫无疑问,后一种态度是积极的。从各国湖泊治理的实践来看,前途是乐观的。许多事实证明富营养化是可以控制的,湖泊是可以恢复其本来面目的。当前,研  相似文献   
52.
微波诱导催化剂Fe_2O_3/Al_2O_3制备及PEG对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Cl·36H2O、FeCl·36H2O和CO(NH)22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微波诱导催化剂Fe2O3/Al2O3,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加入聚乙二醇(PEG200)作为分散剂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体积分数为0.05%PEG后,对于20m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在微波功率为900W,催化剂投加量为2g/L,处理5min后脱色率可达95.8%。  相似文献   
53.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全球和区域碳循环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碳汇的巨大功能深受世人瞩目,影响碳汇增加因素的研究也越加必要。  相似文献   
54.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环评也存在着特有的问题。如何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成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为保障铁路职工和旅客的身体健康,提升铁路供水的卫生质量,从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角度出发,对某地区铁路沿线自备井水质进行采集、检测分析.通过对水源、水厂工艺、管网输水二次污染等的综合分析,结合铁路供水特点,从优化给水厂(所)设备设施、改进净水工艺、监控和防止二次污染、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6.
基于空间聚类的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区域划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应急管理区域化发展模式总结,提出我国区域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利用空间聚类方法,以储备成本和救援效率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并给出动态聚类算法,以解决应急物资储备区域划分问题;最后对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资储备区域划分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7.
微波诱导催化剂Fe_2O_3/Al_2O_3对甲基橙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处理模拟甲基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及pH值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900W、辐射时间5min、催化剂用量2g/L的条件下,处理20mg/L的甲基橙废水脱色率可达93.2%。同时动力学分析表明,该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8.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不锈钢基PbO2电极。采用SEM、XRD、XPS等方法对电极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元素化学态进行表征和分析。对不锈钢基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活性艳兰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0 mA/cm2、无水硫酸钠浓度为0.04 mol/L,电解25 mg/L的活性艳兰模拟废水15 min,脱色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59.
对喀什市具有代表性的5条交通主干道低空下的TSP及TSP中Cr、Cu、Pb、Z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市交通主干道TSP在晴天的平均浓度为118μg/m^3、在浮尘天的平均浓度为316μg/m^3。与国标[GB 3095—1996](300μg/m^3)相比,TSP在晴天未超标,在浮尘天超标;同时研究发现车流量与TSP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喀什市交通主干道TSP中Cr、Cu、Pb、Zn在晴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μg/m^3、0.63μg/m^3、0.16μg/m^3,Zn未检出;在浮尘天的平均含量为2.74μg/m^3、1.03μg/m^3、2.36μg/m^3、7.10μg/m^3,TSP中Cr、Cu、Pb、Zn的浓度随距交通主干道距离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0.
半干旱黄土区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群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半干旱黄土区高效植被恢复途径,选取陕西省吴起县境内的合沟封禁流域和柴沟人工造林流域为研究区,在两流域内,沿顺坡和横坡方向,选择一系列20 m×20 m的样地,各组成2条样带。在每个样地内的对角线交点和对角线四分之一处选取5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草本样方和乔灌样方的尺寸分别为1 m×1 m和5 m×5 m。共获得草本样方185个、乔灌木样方80个,其中,合沟封禁流域105个,均为草本样方,柴沟人工造林流域草本样方与乔灌样方各80个。运用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方法,调查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株数、株高、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树木基茎、树高、冠幅等植被群落特征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两流域的植被群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流域的植被种类共61种,其中柴沟人工造林流域46种,合沟封禁流域51种,共存物种36种;(2)经过10年生态恢复,柴沟人工造林流域已形成乔-灌-草群落,合沟封禁流域仍为草本群落,且两流域草本群落均以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和茭蒿(Artemisiagiraldii Pamp.)为主要建群种;(3)柴沟人工造林流域的植被盖度、平均高、生物量均明显高于合沟封禁流域的相应指标。两流域植物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差异较小,Sorensen指数为0.742,主要草本植物种的指标差异不显著。以上特征反映出,在半干旱黄土区,适宜的人工造林可加速该区植被恢复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