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8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41.
湛江市大气环境容量与工业布局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姚建  李正山 《四川环境》1997,16(4):25-25
本文以湛江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箱模式计算区域不同我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充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进行工业的合理布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4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实施流域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六大原则,从界定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甄选流域生态补偿的功能载体和确定补偿标准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分析了该领域在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特点,明确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流域生态补偿的量化研究、探寻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依据和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4.
周林  姚建  余丽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2):49-51,100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防治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以湾丘彝族乡创建省级优美乡镇为例,找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存在的薄弱环节,并结合湾丘彝族乡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从经济、技术、管理、宣传四个方面探析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对策,从而为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创造条件,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45.
不同污染控制模式下水环境容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容量测算是实施总量控制的前提,其大小与污染控制的模式有关.以四川省西南地区某河流的一段为例,在一维稳态条件以及两种计算单元划分依据下(以控制断面或概化排污口所在断面为节点),用段首法、段尾法以及控制断面法三种不同的污染控制模式进行水环境容量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段首法最为严格,适于经济发达地区、水源地或旨在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传统Fenton试剂的氧化机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概述了光-Fenton法、微波-Fenton法、超声-Fenton法和微电解-Fenton法等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中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各方法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认为要探索新的反应条件,弱化对各方法使用时的限制性因素,指出光-Fenton法和超声-Fenton法是今后的两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本文在对现有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含义和特点做出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分为三个层次共计二十六项指标建立了住宅小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权重计算方法对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为住宅小区人居环境适宜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温郫都”生态示范区建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系统介绍了“温郫都”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根据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其评价指标,并对滨淮县某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可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可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定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50.
为掌握浓密尾矿管道输送中的流动规律及阻力特性,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尾矿颗粒的粒径尺寸和分布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颗粒-颗粒、颗粒-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将浓密尾矿管道输送划分为均质结构流和复合流动两种模式,分别对不同模式下浆体流变性质、颗粒运移行为、流动型态及阻力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均匀细颗粒(d dc)浓密尾矿可视为由细颗粒介质与离散粗颗粒组成的复合流体,粗颗粒具有"剪切沉降"效应,介质屈服应力较小(τy<5τyc)时,浆体在管道内分层流动,管流阻力可通过两层流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