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环境安全   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陶瓷膜过滤啤酒洗瓶废碱液膜污染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清洗再生方案。对比研究了硝酸、盐酸、次氯酸钠、三聚磷酸钠4种清洗剂单独使用和复合使用的清洗再生效果。试验表明:0.20%硝酸+0.55%次氯酸钠+0.15%三聚磷酸钠复合清洗再生陶瓷膜,膜通量恢复率在85%以上。陶瓷膜连续运行两个月,清洗再生效果稳定,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建立一套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的评价体系为目的,构建了综合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三个层次的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层次分析法与G1赋权法耦合进行权重划分、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安全等级确定"的安全评价体系,并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某饮用水水源的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饮用水水源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数FCI为2.7939,安全等级为III级,运行状况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23.
常温SBR厌氧-好氧反应器的短程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污水节能脱氮新技术之一,其关键在于实现短程硝化,而水温是控制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在生活污水氨氮浓度小于100mg/L的水质条件下,采用SBR厌氧-好氧反应器进行了常温短程硝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温14.5℃~16.5℃的条件下,在好氧段可以实现短程硝化,亚硝化率达到了94.9%。亚硝化的程度还与曝气时间的长短有关,曝气时间短时,可以将氨氧化控制在亚硝化阶段,积累大量的亚硝酸盐,但是氨转化率比较低;曝气时间延长,氨氮去除率增加,同时部分亚硝酸氮会被进一步氧化成硝酸氮。该研究结果打破了只有在中高温条件下才能实现短程硝化的普遍看法,从而为在常温下实现短程硝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混合液温度对IMBR污泥增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动态试验,考察了10℃、15℃、20℃、25℃、30℃、35℃ 6个温度条件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温度对理论产率系数与衰减系数都有显著影响,理论产率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理论产率系数与温度符合乘幂关系;得到的衰减系数要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衰减系数与温度仍符合关系式Kt= K20(θt)(t-20),求得的温度系数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取值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5.
解决饮用水在蓄贮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 ,是改善和保障我国城市供水水质的主要环节。影响蓄水装置水质变化的内部因素主要有材质、水力停留时间和水的流动特性。建造蓄水装置应采用食品卫生级的材料和防腐涂料 ;应严格控制蓄水装置容积 ,使其平均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6~ 8h ;应采取防止死水区和保证水体流动性措施。提出了一种防污染旋流式蓄水装置 ,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是水平波纹板处理含油废水,先用配水(机油、柴油、煤油、自来水)作原水进行小试.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波纹板,对不同板间距、不同流速、不同原水温度以及不同油种作了除油效率影响试验.本试验在小试基础上,于沈阳弹簧厂进行了水平波纹板除油装置放大试验,得出了研制及运行等参数.除油效率达75—99%.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高浓度磷对厌氧氨氧化效能和污泥特性的影响,采用UASB反应器进行连续试验,考察不同磷浓度时的Anammox脱氮效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对颗粒污泥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磷浓度达到600 mg/L时开始抑制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700 mg/L对Anammox脱氮效能造成91.86%的抑制,降低磷浓度培养10 d后完全恢复;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增加,反应器对磷的截留率减小;高浓度磷导致反应器底部颗粒污泥表面形成白色固体,为由C、O、P和Ca构成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等难溶化合物,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固体中O、P、C和Ca原子数量分别占41.89%、21.78%、14.41%和10.82%。  相似文献   
28.
采用壳聚糖包覆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通过小试,考察温度、pH值、浊度、竞争离子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探讨壳聚糖包覆沸石分子筛吸附氨氮的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覆沸石分子筛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温度、pH值、浊度是影响壳聚糖包覆沸石分子筛去除氨氮的主要因素,壳聚糖包覆滞石分子筛对离子的选择交换顺序为K~+>Na~+>Ca~(2+)>Mg~(2+);壳聚糖包覆沸石分子筛去除氨氮反应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覆沸石分子筛去除氨氮的过程为吸热反应。该研究成果可为微污染水中氨氮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针对人工湿地内部DO含量较低引起的生物性堵塞,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采用投加释氧材料的方法来提高湿地内部DO含量,修复生物性堵塞。采用CaO_2为释氧剂制备释氧材料,进行释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包埋剂制成的释氧材料释氧性能最佳。在模拟人工湿地污水系统中,释氧材料可使反应器中DO质量浓度在15d内保持在5.0mg/L以上,并且pH保持中性水平,相较未投加释氧材料的对照组,30d内COD的平均降解效率提高125%。投加释氧材料可以使发生生物性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基质孔隙率在15d内恢复到初始水平的83%左右,并且相较机械曝气具有操作便捷、不受环境限制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30.
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相关措施已实施多年,准确衡量现有减排措施的实施效率,是回顾减排成果以及引导未来减排措施实施方向的重要一步。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和BC~2模型以及超效率DEA模型,对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的实施效率进行评估,选取3类有代表性的工程、结构和管理类减排指标为投入性指标,选取流域COD削减量和氨氮削减量作为产出指标。评估结果显示,近几年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的实施效率均值为0.965,有6年均达到了DEA有效,其中技术效率水平已经很高,非DEA有效年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减排措施的规模,以及管理类减排措施存在较多冗余,需要在未来的辽河流域治理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