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3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通过浸出特性试验,分别以去离子水和3种不同pH值的酸性缓冲溶液作浸取剂,研究5种重金属Cu、Zn、Pb、Cd、Ni与F在密相法、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钙基脱硫灰中的质量浓度分布情况及浸出规律.结果表明,烧结烟气钙基脱硫灰不具有腐蚀性,其重金属和F-的浸出量与浸出液pH值密切相关,易在酸性条件下浸出,脱硫灰自身的碱性对其重金属等微量元素的浸出质量浓度亦有较大的影响.烧结烟气钙基脱硫灰中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均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规定值,不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脱硫灰中Pb2+、Ni2+、Cd2+的浸出质量浓度稍高于西德的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在脱硫灰处置时应关注其中Pb、Ni、Cd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22.
给水厂与污水厂污泥制陶粒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天津凌庄自来水厂的给水厂污泥和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厂污泥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焙烧陶粒的原理,设计了以2种污泥为原料焙烧陶粒的工艺流程。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工艺参数。性能检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30%的混合污泥陶粒,在1 140℃焙烧5 min,可得到强度标号为40 MPa的高强陶粒。因此,以2种污泥为原料烧制陶粒的处置方法可行,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的产品符合国标中高强陶粒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的承重结构。  相似文献   
23.
含铬污液在土壤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含铬污液中Cr(Ⅲ)、Cr(Ⅵ)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对Cr(Ⅲ)、Cr(Ⅵ)的等温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方程,土壤对Cr(Ⅲ)、Cr(Ⅵ)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7*10^4mg/kg、175mg/kg;动态截留量分别为7.00*10^3mg/kg、56.7mg/kg。  相似文献   
24.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经对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性质和组成测试 ,研究了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为基本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传统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污泥活性炭制备技术 .选取活化剂浓度、固液比、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等因素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结合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扫描电镜表征分析 ,对制备的污泥活性炭进行性能评价 ,并初步探讨了污泥活性炭作为水处理吸附剂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 4 0 %氯化锌溶液为活化剂、活化时间 2 0min、活化温度 6 0 0℃、固液比为 1∶2~ 1∶3的条件下 ,制备的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为 5 14~ 5 4 2mg/ g ,大孔、中孔、微孔容积分别为 0 39~ 0 5 3mL/g、0 10~ 0 15mL/ g、0 15~ 0 2 3mL/ g ,比表面积为 193~ 2 5 6m2 / g .将污泥活性炭处理COD为 2 4 0 0mg/L、色度 2 5 0的制药废水 ,COD去除率 >87%、色度去除率 >80 % .  相似文献   
25.
污泥制备活性炭过程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的两类污泥(城市污泥、制药污泥)及其制备的活性炭进行消解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消解液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初步探讨了污泥资源化过程中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其中Zn含量最高,最高值达2859.4mg/kg,其次为Cu、Pb、Cr,Cd最少;除Cr元素外,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元素Zn、Cu、Pb、Cd含量普遍高于制药污泥;由污泥烧制的活性炭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减少,表明污泥烧制成活性炭后Cu、Cr、Pb、Cd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6.
废裂化催化剂中镍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浸取法,硫化氧化法,硫化氯化法工艺进行去除废裂化催化剂中镍的研究。并对各工艺的运行条件,去除效率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工业化再生利用废裂化催化剂提供了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自制高效铁系除臭剂的吸附性能,确定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将该除臭剂应用于制药厂污水处理污泥带滤间的恶臭气体净化,设计了废气处理量为11 000 m3/h的吸附净化系统。工程实际运行效果良好,H2S去除率可达97%以上。结果表明:该除臭剂对于处理含硫恶臭气体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8.
石家庄市PM_(2.5)的污染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家庄市PM2.524 h质量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PM2.5的污染指数范围是84~242,污染指数最高点出现在高新区,最低点出现在封龙山。导致PM2.5高污染指数的影响因素有气象、地理、机动车保有量和石家庄工业结构。因此从减少扬尘、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工业污染防治、环保及气象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了PM2.5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9.
钡渣中钡离子的淋溶释放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态浸渣正交实验和动态淋溶实验 ,研究了钡渣中钡离子的淋溶释放规律。结果表明 ,在 p H为 5 .6、固液比 1∶ 7、浸取时间 60 min时 ,静态最大浸出率达到 92 .8% ,Ba2 + 的浸出浓度为 42 680 mg/L。动态淋溶释放规律 :淋溶初期当液固比 x<5时呈二次多项式 ,x >5后符合指数衰减模型 C=C0 ·Ψ· e- bx ,p H为 2 .6、5 .6时的模拟雨水下最大 Ba2 +淋溶浓度分别出现在 x为4.0、3 .76处。  相似文献   
30.
石家庄市颗粒物质量浓度及粒度随高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人们活动空间增至到距离地面40m~100m高处,因此大气垂直空间的颗粒物污染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此,进行了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粒度的垂直分布研究,得到了可吸入颗粒物在垂直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建立了PM10随高度分布的回归方程,并对不同高度的浮尘样品进行粒度分布研究,进一步验证了PM10随高度增加细粒子含量增加的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