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环境安全   1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二次有机气溶胶是有机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中羰基化合物与胺/铵反应可以产生吸光性有机气溶胶(如棕碳),对大气辐射和全球气候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模拟研究了大气中硫酸铵和甘氨酸对乙醇醛与胺(如甲胺、甘氨酸)反应生成棕碳的影响。通过对反应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反应动力学分析,发现硫酸铵对反应体系棕碳的生成起抑制作用,而甘氨酸和甲胺的混合可以协同促进棕碳生成;通过对产物进行质谱分析,发现反应机理主要为半缩醛/缩醛反应以及含氮化合物的亲核加成;通过对产物有机碳进行分析,发现当硫酸铵参与反应时,有利于大分子二次有机碳生成。这些发现对棕碳在大气中的形成途径、乙醇醛在化学模型中对棕碳形成的贡献以及对大气中其他羰基行为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微生物异化还原铁氧化物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地下环境中铁氧化物的生物异化还原作用及其降解硝基苯的特性和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还原菌对硝基苯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100h后硝基苯降解率>68.5%.微生物异化还原铁氧化物过程对硝基苯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当针铁矿浓度为0.3mg/L时,协同降解效果最好,硝基苯降解率为78.5%.微生物的生长与铁氧化物的还原及硝基苯的降解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3.
曝停时间比对间歇曝气SBR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温条件下(20~25℃),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1#、2#、3#,研究了不同曝停时间比(3:1、3:2、3:3)对亚硝酸盐氮积累、亚硝化稳定性、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单元停曝时间所占比例越大,即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启动速度越快,三者分别经35,30,29d实现了亚硝化的启动;稳定运行阶段,三者的氨氮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0.57,0.48,0.40d-1,曝停时间比越小,则氨氮去除负荷越小,COD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区别;1#运行至第82d时,亚硝化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3#仍能稳定运行,因此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抑制NOB的增殖,维持亚硝化的稳定,且污泥沉降性能越好,越有利于抑制丝状菌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04.
橡胶林下砖红壤不同氮肥处理氨挥发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挥发是氮肥气态损失的重要途径,显著地影响了区域氮循环,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对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下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了解还不多。采用通气法田间原位研究了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特征及相应调控措施,为橡胶树氮肥优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尿素深施;尿素表施后灌水(模拟降雨);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尿素表施。结果表明,尿素表施后,表层土壤pH迅速升高。施肥3d后土壤pH达到最大值6.87,之后迅速下降,7d后恢复至试验前水平。其氨挥发动态变化与表层土壤pH和铵态氮浓度变化大致同步,整个氨挥发损失过程基本在7d内完成,损失率高达28.19%;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延迟了氨挥发峰值的出现,氨挥发损失过程在12d内完成,损失率为30.27%。与尿素表施相比,尿素添加NBPT并没有降低氨挥发损失;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深施和尿素表施后灌水的氨挥发损失也基本在7d内完成,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3.23%、5.39%和1.52%。与尿素表施相比,这3种方法分别显著降低了53.05%、80.87%和94.61%的氨挥发损失。由此可见,尿素配施有机肥、尿素深施和尿素表施后灌水是橡胶林下酸性砖红壤施用尿素的氨挥发减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5.
106.
11月29日凌晨3时20分许,毕波驾驶大货车行经京福高速公路尤溪洋中路段时,与前方大货车追尾相撞,失控后向前冲出90余米翻到路外,驾驶室严重变形,乘车人何某当场死亡,毕某右腿胫骨粉碎性骨折,左腿腓骨与髌骨分离,血流不止……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煤矿生产现场的动态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的安全性结论  相似文献   
108.
“雾啊,绿色的雾,不在林区,不在山谷,在咱装配车间的出口处,把姑娘的青春裹住!喷漆姑娘雾中忙碌,手儿飞舞,精心描图,多重的雾呀多浓的情,借五寸喷枪倾吐!雾啊!绿色的雾,绿了姑娘的甜蜜的理想,绿了铁牛身上的衣服,绿了公社田里的被褥……” 这是从一首题为《绿色的雾》的诗中摘录的,它发表在去年6月17日《江西日报》上。诗人想通过对青年女喷漆工热情劳动的描绘,反映工农业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诗与愿违,漆里含有苯和其他有害物质,危害工人健康,不采取必要的通风防护措施,让漆雾把工人重重包围,正是落后的现象,本应批评,怎么反而去歌颂呢? 读…  相似文献   
109.
张师傅曾为三任局长开过车,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每任局长对他都很放心。可自去年新局长上任以来,却出了好几起交通事故,车子经常碰碰刮刮,动不动就到修理厂报到。同事们议论纷纷,唯独局长为他说话,年终还力排众议,评他为“先进工作者”。这下背后议论更多了。各种风言风语传到了张师傅的耳朵里,他不置可否,只是无奈地摇摇头。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