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730篇
环境安全   31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nOx/TiO2-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低温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以其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MnOx/Ti02-Zr02催化剂.低温下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活性.借助N2吸附、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催化剂进行微观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负载量为5%时,生成的MnO2高度分散,NO的转化率较高;负载量为10%和15%时,出现MnO2晶相,NO的转化率有所下降.120-240℃、体积空速为10000 h-1的条件下,3种负载量的催化剂上NO转化率均大于90%.  相似文献   
992.
O3/H2O2降解水中致嗅物质2-MIB的效能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3/H2O2工艺对水中致嗅物质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去除效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H2O2与O2的投加方式、摩尔比以及溶液pH值和水质等因素对2-MIB降解的影响,并通过Gc-MS对2-MIB的氧化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H202能明显促进O3对水中2-MIB的氧化降解.单独臭氧氧化2Omin时2-MIB的降解率为38.7%;在同样体系中加入适量的H202后2.MIB的降解率最大能提高到89.2%,H202与O3最佳投加摩尔比为0.6左右.低浓度(0.5 mg·L-1)腐殖酸对O3/H2O2体系2.MIB的降解速率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腐殖酸则会产生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对O3/H2O2体系中2-MIB氧化降解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鉴定出2-MIB的氧化降解产物有4-羟基-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酮、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4-二酮、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酮等,并对2-MIB氧化机制和降解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993.
南太湖区域水浆管理技术与稻田磷素流失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南太湖区域内稻田磷素的流失浓度及负荷与田间水浆管理技术密切相关.本研究在南太湖区域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监测站(余杭区)建立中长期试验基地,重点探索稻田养分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模式.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组合技术控制下水田磷素流失的过程及其截流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的磷肥施用水平下田表水磷素浓度随时间的降低而降低.随之趋于背景含量水平.传统灌溉总磷负荷为0.046-3.569 kg·hm-2节水灌溉总磷负荷为0.023-2.602 kg·hm-2,传统灌溉比节水灌溉具有更高的磷素流失风险.本次试验提出了稻田水分"零排放"的技术模式.实现了传统灌溉总磷净负荷-0.102 kg·hm-2,节水灌溉总磷净负荷为-0.078 kg·hm-2,传统灌溉的截流磷素量高于节水灌溉模式.在无排水的前提下,稻田在P循环的"源-汇"交替中扮演"汇"的角色,实现了稻田圈截流磷素的生态作用.考虑多变的天气情况,节水灌溉模式在截流磷素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有效地使稻田向太湖的年磷素输出量最小化.  相似文献   
994.
哈尔滨市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哈尔滨地区8个采样点同时安装了PUF大气被动采样器,研究了该地区2007年春季(1月末~4月末)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UF大气被动采样器主要采集了大气气相中三环和四环的多环芳烃,占总量的91.22%~96.37%,PAHs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功能区差异,依次为:市区(356.49 ng/d),郊区(162.65 ng/d),农村(278.35 ng/d),偏远地区(183.99 ng/d),市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是农村的2倍,偏远地区的3倍.污染源是影响大气中多环芳烃含量高低的主要因素,通过特征分子含量比值法对该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燃煤,农村大气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秸秆的燃烧.利用毒性当量因子法对该地区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具有与浓度分布类似的功能区差异,表明市区和农村地区大气中PAHs对于人们的健康存在较大潜在威胁.通过安装平行采样器,PUF被动采样器具有很好的重现性,研究表明,可以用于城市尺度多个采样点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同时研究.  相似文献   
995.
Sesbania rostrata is wellknown for its stem nodulation, but the roles of stem nodulation in root nodulation and adaptation of S. rostrata to Pb/Zn-enriched tailings environment has been poorly understood. We investigated the e ects of inoculating (with stem nodule treatment) and non-inoculating (without stem nodule treatment) 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n the growth, root nodulation, and N fixation of S. rostrata grown on three di erent types of soil substrata: Pb/Zn tailings, garden soil amended tailings, and garden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height, stem basal diameter, biomass, chlorophyll content, nitrogen content and N-accumulation per plant were 2.3%–4.9%, 2.2%–7.7%, 27.8%–72.2%, 17.1%–23.5%, 12.3%–34.2%, and 43.1%–131.2%, respectively, higher in treatments with stem nodule than those without stem nodule for the same soil substrate. With respect to soil substrata, all measurements had consistently higher values in tailings than in amended tailings and garden soil, indicating that the poorer the soil condition, the greater the contribution of stem nodule. In contrast, the number and fresh weight of root nodules on plants without stem nodule were 6.9–11.6 times and 5.8–29.0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with stem nodule, respectively,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plants grew on Pb/Zn tailings. In general, stem nodulation favored plant growth and nitrogen fixation of S. rostrata, but suppressed root nodulation. With the ability of stem and root nodulation, S. rostrata can be used as a pioneer plant species for remediation of Pb/Zn tailings.  相似文献   
996.
重金属Cd在不同水产品中的含量及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5年5月~10月,对上海市场水产品中的Cd残留进行了调查,分析了Cd残留的分布趋势,并引用水产品卫生质量标准对水产品中的Cd残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淡水产品中Cd残留量的情况良好,97%的产品低于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值,而海水产品的Cd污染水平要比淡水产品高。海水产品Cd污染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头足类产品和海水贝类中的扇贝、贻贝Cd含量比较高。在生物体科间Cd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甲壳类动物中蟹对Cd的富集要强于虾;海水贝类中扇贝、贻贝和红螺超标比较严重,而缢蛏和蛤类Cd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在淡水贝中Cd含量河蚬要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在检测的所有鱼类样品中未发现有对Cd特别富集的品种。  相似文献   
997.
杀菌剂现状分析评价及新型杀菌剂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常规杀菌剂目前已面临微生物抗药性的威胁。利用高级氧化技术进行杀菌,具有能降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性有机物质等优点,其中高级氧化法中的羟基自由基·OH是先进的绿色氧化处理方式,不会有任何残留,对环境和人类无任何影响。但是,普遍用于生成·OH的Fenton反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通过对目前各类杀菌剂优缺点分析,提出了利用有机酸和金属离子反应生成·OH的改良型Fenton杀菌剂的技术方法,并对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金属离子掺杂TiO_2薄膜光催化去除气相中甲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TiO2,Fe3+/TiO2,La3+/TiO2三种光催化剂,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涂膜层数、Fe3+和La3+加入量等因素对光催化剂降解气相甲醛的影响。结果表明,La3+/TiO2光催化性能略好于TiO2,Fe3+/TiO2光催化性能最佳。当掺Fe3+的TiO2催化剂煅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为2h,Fe:T(imol)=0.3%,涂覆层数为4层,光催化反应3h,实验封闭体系中甲醛的降解率可达49.24%。  相似文献   
999.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各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判源分析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得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用于环境领域研究特别是水环境中不同物态的有机物来源、运移、转化研究较为成熟;我国稳定性同位素用于环境领域特别对污染物判源及不同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与降解的稳定性同位素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离子棒静电水处理器的抑垢、除垢机理,在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模拟试验台上通过空白试验、加载试验、挂片试验对该装置的抑垢、阻垢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较好的抑垢、阻垢作用,能有效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