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3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N和pH值对高温好氧反硝化菌产N2O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50℃高温、好氧条件下能进行高效好氧反硝化的菌株TAD1为研究对象,在不同C/N和pH值培养条件下,对其24 h的反硝化效率和反硝化过程中N2O的逸出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N和pH值对菌株TAD1的反硝化效率和N2O产生量有明显影响.菌株TAD1最适宜的C/N为9,pH值为7,此时反硝化效率达到99.12%,N2O产生量仅为3.35×10-2 mg/L,N2 O转化率为0.045%,反硝化产物以氮气为主。另外,菌株TAD1不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长,pH值为6时反硝化效率为83.18%,N2O产生量为13.88×10-2 mg/L,是pH值为7时的4.14倍,是pH值为8时的5.07倍。  相似文献   
12.
在有氧条件下用生物过滤系统去除NOx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有氧环境下用生物过滤法处理废气中的NOx效率普遍不高的现状,将优选后的好氧反硝化菌应用于生物过滤系统用来脱除模拟燃烧废气中NOx,同时设立反硝化菌活性再生系统,维持系统中微生物间的持续稳定反硝化协同性和有效微生物量.进一步研究高浓度氧环境下,环境因素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以及研究模拟气体中NO在生物过滤系统中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能有效克服氧对反硝化菌活性的抑制作用,生物滤塔在不同氧浓度下皆可实现对NO的高效率脱除;甚至在氧气体积分数20%、气体停留时间为1min、最佳操作温度为40~50℃条件下,对647mg·m-3NO的脱除率可达85%以上.本实验有目的地培养得到好氧条件下特有的微生物混合体系,其以兼性反硝化菌为主,多种菌种的存在形成良好的生物协同性,有利于有氧环境下NOx好氧反硝化反应的高效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13.
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进行了用Mg2 + 、Mn2 + 分别与PO4 3- 作用去除NH4 + N的试验研究 ,探讨其化学反应机理 ,确定了最佳投药比、反应pH和Mg2 + 、Mn2 + 的协同效应 ,并对广州李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NH4 + N进行了处理 ,其中最大NH4 + N去除率达 96 .1 %。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含苯酚的试验水样模拟城市取水水源发生苯酚水污染事故,测定粉末活性炭(PAC)对水样中苯酚的吸附性能,考察PAC炭种、吸附时间、苯酚初始浓度和PAC投加量等因素对苯酚的吸附量和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急处理一般的苯酚水污染事故,PAC吸附苯酚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60 min,PAC投加量为80~100 mg.L-1;PAC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改性吸附剂对水中痕量磷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碱液-超声波对小麦秸秆预处理后,在高温下用环氧氯丙烷和铝盐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改性秸秆吸附剂.分别对改性前后秸秆的性质表征和吸附性能研究,探讨了改性和吸附机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秸秆的有序度和结晶度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成功引入了铝离子.改性秸秆吸附水体磷的主要机理包括:因改性而获得的凹凸有致状结构的物理吸附;表面羟基产生的氢键作用以及对磷酸根离子具有配位络合作用;带正电荷表面电位的改性秸秆,可与带负电荷的磷酸根离子之间产生静电吸附作用;改性秸秆对水体磷的空间网捕作用,生成混合磷酸盐晶体.  相似文献   
16.
有氧条件下生物滤塔去除NOx的挂膜启动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优选后的好氧反硝化菌应用于生物过滤系统,用来脱除NOx模拟废气,研究了生物滤床在好氧条件下对NOx的处理效果和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并对NOx去除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滤塔经过26 d完成挂膜启动,该工艺系统能有效克服氧对反硝化菌活性的抑制作用,可实现对NOx的高效率脱除.NOx净化主要发生在滤...  相似文献   
17.
曝气生物滤池好氧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邓康  黄少斌  胡婷 《环境科学》2010,31(12):2945-2949
采用某钢铁厂含氮废水,利用生物滤池工艺,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溶解氧、碳氮比对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富含好氧反硝化菌的富集菌液进行挂膜,16 d基本完成挂膜,脱氮率90%.当溶解氧较低时(DO为1.5~4.2mg/L),随着溶解氧的增大,反硝化效率提高,其中以DO为3.5 mg/L时的效果最好,脱氮率为95.4%.随着曝气量继续增加,脱氮率有所下降,当DO为8.0 mg/L时,脱氮率仍有44.8%.可推断系统中有好氧反硝化菌,存在以O2作为电子受体的好氧反硝化现象.随着碳氮比(COD/N)增大,反硝化效果提高.当COD/N为6~7时,基本能够满足反硝化所需碳源.此时脱氮率大于96%,亚硝态氮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几乎没有积累,COD去除率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从燃煤电厂生物滴滤系统填料的生物膜上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JH8。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菌株JH8进行反硝化特性研究,发现该菌可以分别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氮源,在50℃条件下进行好氧反硝化,24 h内的脱氮率高达86.96%和97.63%。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该菌最优脱氮条件:以柠檬酸钠为碳源、转速为160 r/min、C/N为16,优化后该菌24 h内脱氮率可达99%。该菌的分离对于研究高温环境下的好氧反硝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物滴滤池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一套内部填充多孔蜂窝陶瓷填料的生物滴滤池,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3种不同类型的碳源(甲醇、醋酸钠和葡萄糖)以及不同的C N对于系统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对于系统的反硝化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甲醇和葡萄糖不会引起亚硝酸盐的积累,而醋酸钠会引起明显的亚硝酸盐积累,在硝酸盐基本消耗完的时候达到最大的积累值(初始硝酸盐总量的2 0 % )。不同碳源的最佳操作温度有所不同,3种碳源在4 0℃下都具有较好的反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好氧条件下,对利用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BTF)反硝化净化废气中NOx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模型探讨,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分析NOx在BTF内传质以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NOx在气相和生物膜相的质量守恒方程,结合Fick定律和好氧条件下的Monod微生物反应动力学方程,最终得到了NOx在BTF中"吸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表明,BTF中好氧反硝化过程为一级反应过程,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进口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出口浓度的影响,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