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环境安全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三江平原露水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三江平原露日的变化特征,并对沼泽地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群落和大豆地中露水的凝结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露水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是夏秋季(6~9月),露水凝结量最多的月份是9月;近12年来,年露日在66~108d,平均为95.42d;7~9月大豆地地面的露水凝结量明显高于沼泽地地面,而5~6、10月低于沼泽地地面;沼泽地中冠层的露水凝结量最多,地面上的露水量略低于顶层,而大豆地中露水凝结量的垂直差异不明显;2003年沼泽地、大豆地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凝结的露水量为20.68、19.46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05%、4.75%。露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季降雨的不足,是影响水量平衡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3.
洪泛区天然湿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泛区;天然湿地;有机质;氮素;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4.
扎龙湿地水体N,P营养物质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在2003年夏季采集了扎龙湿地地表水样,结合GIS技术及地统计学原理,分析了TN,NH4+-N,TP及PO43-在湿地水体中的空间变异特征.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TN,NH4+-N,TP及PO43-均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小的块金值和较高的空间结构比例,表现出一定空间相关性变异特征,同时分形特征表明了其空间变异复杂性较低.应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绘制的含量分布图,反映出TN,NH4+-N,TP及PO43-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趋势,其与采样区水位变化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说明了水位空间变化是影响湿地N,P营养物质空间分异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55.
农业持续发展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众多因素,是多个子系统的有机联系,概括而言,它由三大系统组成:即行为系统、支持系统和约束系统。行为系统的表现特征为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存方式等,直接作用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支持系统的表现特征为农业环境对农业行为的承受限度和不断反馈作用;约束系统的表现特征为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等对农业行为的引导、管理和监督。前二者是人—地关系的具体化,其总体结构、功能及相互间的协调与矛盾构成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响应关系,而后者是调整二者相互合作共生的不可缺少的运行软件。  相似文献   
56.
利用Theil-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对2000~2018年西南五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研究,探究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用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寻找NDVI与夜间灯光数据的突变时间点.借助广义可加模型(GAM)对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自然驱动因素分别拟合植被覆盖的响应曲线,探究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的非线性响应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部、东部的植被恢复效果整体比西部地区好;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作为表征城镇化的替代变量,城镇化与植被覆盖都在2009~2010年之间发生了突变,城镇化的突变时间早于植被覆盖的突变;喀斯特地区有88.54%的植被覆盖增加,其中有48.15%显著增加;非喀斯特地区有80.08%的植被覆盖增加,其中显著增加的占32.34%.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整体要比非喀斯特地区好.植被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路网密度、建成区面积等人类影响因素呈现不同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整体而言,非喀斯特地区受到的气温影响要比喀斯特地区的大,降雨、土层厚度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影响更大一些.对比评价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57.
地势起伏度对三峡库区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DK]∶10万三峡库区DEM的基础上,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地形起伏度,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确定三峡库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是015 km2。首次绘制了基于最佳统计单元的三峡库区地势分布图,确定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三峡库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基础上,选择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等指标,定量揭示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的地形总体以起伏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地势起伏度大的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生活相对贫困。地势起伏度小的区域,人口密度较大,经济相对发达。这对认知山区人口和经济的空间格局,将三峡库区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产业布局在适度的地势起伏度范围,对于有效进行三峡库区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基于阻抗失配原则,对滤波器输入阻抗和源阻抗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进行研究,将阻抗失配的约束条件和其他针对EMI滤波器设计的各种限制条件,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采用进化和遗传算法,综合考虑滤波器插损、阻抗失配、EMC标准和谐振等因素作为多目标参数,实现EMI滤波器优化自动设计。实验验证了优化设计结果具有实用性及较好的噪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9.
湿地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取决于湿地在水文景观中所处的位置.笔者简单介绍了水文景观的基本理论,从水文景观视角对东北地区的典型湿地进行了分类,并依据水文景观特征将东北地区的湿地所发育的景观分为冰蚀地貌、山地沟谷、河口三角洲、滨海低洼地、河漫滩、阶地洼地和古河道洼地、山前洼地、湖泊及其湖泊边缘洼地和半干旱、半湿润平原低湿洼地等类型,并将发育于各类景观中的湿地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划分出低度脆弱性、低-中度脆弱性、中-高度脆弱性、高度脆弱性和极度脆弱性.   相似文献   
60.
满洲里市水体中氟化物的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满洲里市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含量已超过有关水质标准,在分析氟化物环境表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氟化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指出地表水体中氟化物污染主要是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地下水中氟化物主要是由于降水淋溶和岩石中含氟岩石的溶解引起的,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