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滇中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滇中经济区目前的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矿业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从水土保持、石漠化的治理和开发、科技推广力度、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以及环保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出库水质评价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质问题关系着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与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选取重庆朱沱断面和湖北南津关断面分别代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的入出库断面,在对DO、COD_(Mn)和NH_3-N的年均、季均值统计基础上,运用基于灰色关联系数矩阵的TOPSIS法评价入出库水质,运用R/S法查明入出库水质的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入出库水质在2004—2014年间均介于Ⅰ、Ⅱ类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其中,2004—2007年、2012—2014年均为Ⅰ类,2008年均为Ⅱ类,2009—2010年均在Ⅰ、Ⅱ类间变动,且均距Ⅰ类较近;入出库断面每年4个季度水质的相对贴近度均在Ⅰ、Ⅱ类间波动,但更偏近于Ⅰ类,这一趋势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最为显著,2005—2007、2009、2010和2013年整体上两断面水质在4个季度中存在着相反的变化趋势;年均入库水质变化明显呈现良好趋势,而出库水质变化趋势基本不变.入出库季均水质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入出库过去的水质变好趋势会延续到未来相同的时间序列里,但这种水质变好趋势在将来的变化中并不稳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三峡工程阶段性的蓄水对长江干流水质产生明显影响的认识,丰富人们对近年实施的环库生态治理工程成效的理解.  相似文献   
23.
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面源污染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论文以三峡库区重庆段21 个区县为实例,利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分析方法,在区县级尺度上,研究了化学肥料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田土壤侵蚀等8 个来源中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全氮(TN)、全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从Moran's I 值判断,2005-2011年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COD、BOD5、TN、TP在区域上一直处于较高的集聚状态,2005-2008年集聚减弱,2008-2011 年集聚增强。② 从COD、BOD5、TN、TP排放总量来看,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COD、BOD5、TN、TP 绝对排放量,2005 年分别为15.85×104、7.35×104、5.50×104 和0.97×104 t·a-1;2008 年分别为10.93×104、6.45×104、5.60×104 和1.04×104 t·a-1;2011 年分别为14.67×104、8.68×104、6.94×104和1.14×104 t·a-1。COD、BOD5 绝对排放总量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趋势,TN和TP绝对排放总量则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③ 从冷热点分析结果来看,三峡库区腹地是热点区域的集中区,而三峡库区库尾都市核心区是冷点区域集中区。  相似文献   
24.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安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21个区县为实例,在区县级尺度上,研究了2005-2011年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全氮(TN)、全磷(TP)所导致的水质的变化。并借助地统计学中的空间插值方法,对30个水质监测站点的数据进行插值分析,最后利用内梅罗综合水质指数,通过核算和实测的数据来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从库区平均水质浓度分析得出,2005、2008、2011年3个时间断面的TN、TP的浓度已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2)从核算数据所反映的水质综合指数的时空特征来看,2005、2008、2011年水质综合指数分别为2.48、2.51、2.88,均处于中度污染状态,而2011年甚至逼近严重污染状态。在空间分布上,三峡库区重庆段库中和库区腹地的区县整体的水质状况在下降,而位于库尾的核心都市区水质状况则有所提升。3)从监测数据所反映的水质综合指数的时空特征来看,2005、2008、2011年水质综合指数分别为1.26、1.38、2.14,2005和2008年属于轻污染状态,而2011年则为中度污染状态。在空间分布上,和核算数据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地方。4)通过河流水体断面的监测数据与理论核算数据的对比看出,两者呈现出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25.
本文依据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昆明市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和特点,并就昆明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引言 环境问题往往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国际社会已愈来愈强烈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和增强公众环境意识、促进每一个人都自觉地来关心、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教育对象人数最多,是未来环境的主人、国家的建设者和决策者。中小学环境教育是关系到整个环境建设的关键,关系到2…  相似文献   
26.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目前用以表征植被覆盖、生长状况的一个简单、有效的度量参数。本文以弥勒县1992年4月及2006年6月的两景不同时期的TM影像数据为基础,提取NDVI植被指数并进行优化处理,做出植被覆盖的基本分类,并将所得数字图像在Arcgis平台上进行面积统计,最后通过统计变化数据得到弥勒县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7.
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M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植被覆盖率、裸岩率、坡度和降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昆明市石漠化不敏感面积为7581.53km2,轻度敏感面积为5564.97km2,中度敏感面积为2810.42km2,高度敏感面积为5080.30km2。从空间分布上看,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流域和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破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总体而言,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总体相对较高,在区域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或升级。  相似文献   
28.
滇东北山原区是云南省的区域性贫困区.该区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垂直差异大、土地资源质量较差、管理上存在问题多.本文以会泽县为例,对该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本义探讨了丽江地区中低产耕地的特征,并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析了低产的原因,进而提出合理改良利用低产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教育方法、形式单一,教育内容不丰富;农村教师和环保部门等工作人员环境教育能力有待增强;农村居民环境意识淡薄,基层政府领导环境决策能力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方各部门不够重视、环境管理及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环境教育法缺失等是主要原因。在农村生态经济发展中进行环境教育;加强农村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和乡土教材的开发;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和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对环境教育进行立法等是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