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依据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特点和高密度电阻率的技术原理,能够为人们准确探知渗漏点位、污染程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为垃圾填埋场防渗和节能环保措施的选择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部分景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旅游循环经济相应产生。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景区实施旅游环境教育,以保障经济、环境、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农村中学入手,分别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开展环境教育的最佳阶段上讨论了农村中学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与优越性,并从课程内容、学科地位、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几方面分析了农村中学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云南香格里拉县生态旅游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工作,分析出现象背后的模式内涵,总结形成该模式的地域特点,并指出此种土地利用模式解决的人地矛盾,为其它地区借鉴此种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实例参考,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推广此种模式应具备的条件,为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游客环境认识意识、游客环境关注意识、游客环境参与意识、游客环境行为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五个方面着手,分析评价了石林旅游风景区游客环境意识现状,认为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并不乐观,特别是“游客环境关注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尤为薄弱。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是未来环保事业的主力军,在他们中间倡导并实施健康绿色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们影响周围的人,因而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本研究选取了昆明市城区的8所中学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昆明市城区初中生绿色生活意识的水平及其内部差异,并认为应该对初中生大力开展“绿色生活”环境教育活动,且不同学校、男女生应该有不同环境教育的重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及其组成树种的含碳率是研究森林植被碳储量2个关键因子,对其测定可为估算区域和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提供依据。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对滇西北香格里拉县4主要树种的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树种不同林龄不同器官的含碳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树种中,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林分平均含碳率最大达到51.48%,其次是高山松Pinus densata 51.31%,冷杉Abies georgei 50.79%,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的含碳率最小为48.71%,通过统计检验,4树种之间的含碳率差异显著;同一树种不同林龄之间的含碳率也存在着差异,但是变化较小,均未超过3%;不管是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之间还是同一器官不同树种之间的含碳率都存在差异,但含碳率变化不大,变异系数均未超过6%;针叶树种平均含碳率普遍高于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8.
云南石林旅游风景区游客环境意识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游客环境认识意识、游客环境关注意识、游客环境参与意识、游客环境行为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五个方面着手,分析评价了石林旅游风景区游客环境意识现状,认为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并不乐观,特别是“游客环境关注意识”和“游客环境道德意识”尤为薄弱。  相似文献   
19.
滇东北原区是云南省的区域性贫困区。该区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垂直差异大,土地资源质量较差、管理上存在问题多,本文以会泽县为例,对该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1992年TM和2006年ETM+影像提取通海县土地利用信息,根据最佳指数因子(OIF)的最佳组合波段,在最佳组合波段下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9.2选择监督分类方法,获取通海县1992~201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5a来该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加强:耕地、建设用地显著增加,水域面积虽有萎缩,但变化不大;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