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环境安全   5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正城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尽管百姓未必能记得是哪一任市长干的,可是,当人们看到那些造福于百姓的地下工程时,"功绩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会让百姓信服。要改变地下工程不能满足城市正常生活的现状,就必须在执政理念上有比较彻底的转变,不被眼前的一点点蝇头小利所左右,树立"百姓看不见的事"更要干  相似文献   
42.
重点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全员安全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要求,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3.
于水  帖明 《环境保护》2012,(16):45-47
城乡结合部地处城市边缘,城市化之前,长期实行管理职责明确的单一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化改变了以农为主的区域特征,产业非农化、居民身份非农化以及伴随土地征用而来的村转居制,生态环境呈现出动态的复杂性,有必要从政府、环保NGO、乡镇企业和当地居民为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探讨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主要思路。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表现为城市中心巨大的人口压力、经济压力与住宅压力等剧增,亟需向周围地区迁移,直接吞蚀了城市附近的乡村土地与资源,出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44.
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系统论思想构建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采用比较分析法、person相关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系数、偏差系数法对昆明市2000—2010年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经历了非同步变化后逐渐步入同步变化的轨迹,两者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性。从短期看,昆明市用地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间不存在因果性关系,即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耦合状态并不显著。在现阶段发展中,昆明市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用地结构变化,两者间还未达到耦合协调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45.
国土空间规划是现代国家实施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是为实现特定战略意图而进行的理性设计,规划的编制实施理念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解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特邀请本领域的五位知名专家就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价值导向、目标追求、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主要领域等开展访谈。专家认为:(1)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用更高的整体利益原则去处理个体利益之间的失衡,在整体利益的指引下提升特定利益的最大化和保证其他利益的最起码满足。(2)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地理的普遍繁荣”,而是需要重视追求“人民的普遍幸福”,营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国土空间。(3)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统筹安全与发展,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需要以核心都市圈为支点,主要城市群为平台,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5)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重点地区,需要通过拓展对城市多元属性的认知、系统研判大城市空间治理的问题与成因,完善大城市治理的逻辑。通过专家访谈,可以看出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对空间关系的重建与重构,需要协调人地关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处理好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还需要尊重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城市有机体等不同层级国土空间单元的运行规律,维护和修复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6.
在界定绿色酒店概念的基础上,以秦皇岛市餐饮行业为调查对象,对市内各类酒店的经营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各类酒店存在绿色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对健康安全的重视不足、节能减排知识和策略匮乏、服务方式造成严重浪费和污染、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作用和社会力量、发挥酒店自身积极性的解决方案,从增强酒店绿色意识、引导顾客绿色消费,健全酒店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体系,强化酒店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积极促进酒店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四个方面阐释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7.
48.
基于水质协议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分析了如何设计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并讨论了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可能存在的时间一致性问题.基于斯坦伯格博弈框架下的分析结果表明,若考虑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与环境损害函数是线性的,则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是具有时间一致性的环境经济政策,这是由于该政策在设计时,其补偿标准要么仅与环境损害成本有关,或直接与流域内各区域的污染物削减费用有关.在这两种情况下,流域内各区域在执行该政策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战略去刺激流域内各区域刻意改变其自身的污染物削减费用函数,从而影响到未来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随后,利用该方法针对COD指标,模拟了2008年河南省贾鲁河流域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结果发现,当生态补偿标准设置在2714.13元.t-1时,能够实现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该流域COD排放总量达到了流域COD年允许排放总量的要求;且相比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前,强制要求流域内各区域单独削减COD达到断面年允许排放量的情况,各区域的COD削减费用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沿线国家粮食生产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40年来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粮食的重要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球比例50%~60%左右,1977-2016年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单产是其粮食总产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995-2016年人均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国别差异显著,人粮关系逐步改善,区域粮食保障程度整体增强。(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中国、印度、俄罗斯是其主要粮食生产国,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粮食产量普遍较高,阿拉伯半岛国家的粮食产量相对较低。(3)稻谷、小麦和玉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对粮食总产变化的贡献最大,1977-2016年玉米占比不断增加,三大作物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0.
地球上的燃料资源一天天在减少,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一天天在加剧。因此,节能和开发利用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能源主要的消耗国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普遍注意降低能耗的同时,对开发利用新的能源方面进行多方探索,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风能以及由太阳能转换而来的生物能,备受这些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