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5篇
环境安全   12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81.
海河干流水产品汞污染特征及摄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现场实地采样和实验测定分析了天津市海河干流水产品中汞含量水平及食用人群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海河淡水水产品中甲基汞和总汞的含量(以湿重计)分别为42.51 ng·g~(-1)和77.31 ng·g~(-1),甲基汞是水生生物中汞的最主要存在形式,且与鱼体中总汞含量水平显著相关.鱼体在不同器官中和不同养殖方式下的汞含量水平差异显著.海河淡水鱼类和底栖动物的甲基汞富集系数(BCF)分别为1.00×105m L·g~(-1)和4.23×104m L·g~(-1),与总汞相比,甲基汞具有更强的生物富集特性.海河淡水生物生物链中的甲基汞和总汞营养级放大系数分别为1.38和1.36.水产品中的甲基汞和总汞含量最大允许含量均低于我国国家标准限定值,但同时应该注意,以海河淡水野生鱼类为食的儿童,汞摄入风险相对较高,其总汞和甲基汞摄入量分别达到154.07 ng·(kg·d)~(-1)和81.11 ng·(kg·d)~(-1).  相似文献   
82.
和HP-530m×0.53mm毛细柱分离,可避免溶剂对联苯、二苯醚测定的干扰,选择二硫化碳作为萃取剂,保证了测定有足够的灵敏度及精确度。  相似文献   
83.
投菌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污水处理场运行中发生的水质冲击问题,可投加相应菌种来达到平稳运行,使水质达标排放。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4.
石油采出水中的成分复杂,主要污染物包括原油、COD、悬浮物、硫化物、氨氮、以及大量的盐类等.如果把这些污水直接排放,将会对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处理油田采出水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之进行治理也成为最迫切的事情.本文对大庆采油四厂的油田采出水进行了水质分析,研究了胶束强化超滤降低油田采出水矿化度技术,并根据实验数据,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用膜技术降低采油污水矿化度,使其能达到排放与回注、回用标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1996~2000年间大庆水库浮游植物的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大庆水库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36属,其中属数最多的是硅藻门,共15属占41.7%;其次为绿藻门,共11属占30.6%。大庆水库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78-3.15,水质为轻污染到中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86.
天津地区六六六的归宿和跨界面迁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以80年代有机氯农药禁用前为时限,利用稳态非平衡逸度模型估算了稳态条件下六六六的四种异构体在环境各相中的迁移和分布。模型估算结果用同期各主要介质的实测浓度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农业施用和农药厂排放是该地区环境中六六六的主要来源,最大的汇则是土壤和水体沉积物,该地区最主要的界面迁移过程包括大气向土壤的沉降、水体向沉积物的沉降以及气相平流输出等,发生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降解则是六六六消失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7.
LAS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PAHs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LAS改变了PAHs在土水体系中的吸附/解吸平衡,吸附态LAS可提高土壤对PAHs的吸附,而溶解态LAS则增加了PAHs的表观溶解度,这2种作用的综合结果改变了PAHs在土水体系中的吸附系数.因此,文中用表观吸附系数来描述PAHs在土壤-水-LAS体系中的综合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88.
pH值和矿物成分对砷在红土中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静  王学军  朱立军 《环境化学》2003,22(2):121-125
研究了体系pH值和土壤矿物成分对贵州省安顺和遵义两个地区碳酸盐岩红土吸附砷的影响,探讨了红土对砷的吸附机理。研究发现:pH值是影响砷吸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酸性环境(pH=4-7)有利于红土对砷的吸附,随着体系pH值的升高,红土对砷的吸附量逐渐降低;不同矿物成分的红土对砷的吸附性能差异很大;含针铁矿高的红土对砷的吸附量逐渐降低;不同矿物成分的红土对砷的吸附性能差异很大;含针铁矿高的红土对砷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说明针铁矿与红土吸附砷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9.
混合溶剂解吸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水溶性有机溶剂乙醇、正丙醇、丙酮、已戊醇和水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解吸效果,结果综合实验效果、安全性和经济等因素,主要采用了乙醇和戊醇作为混合试剂的主要成分。对比了乙醇、戊醇和水不同配比的混合试剂对土壤的解吸效果,最终选用混合试剂(5%戊醇+20%水+75%乙醇)研究污染土壤中PAHs的解吸行为,分别进行了解吸动力实验、分阶段解吸实验和pH值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PAHs的解吸是一个快速反应,5h基本达到解吸平衡,高环物质(4~6环PAHs)比低环物质(2~3环PAHs)的解吸速率慢。分步解吸率表明,随着环数的增加,第一步解吸率逐渐降低,第二、三步的解吸率则逐渐增大,第二、三步的解吸作用对高环PAHs更为明显。pH值对混合溶剂解吸土壤中PAHs有显著影响,pH值在5 5~7之间时,对土壤中PAHs的解吸影响最明显,碱性环境(pH>7)有利于土壤中PAHs的解吸,酸性环境则不利于解吸实验的进行。  相似文献   
90.
大气汞浓度监测日益受到重视,使用主动监测系统进行大气汞浓度监测需要持续电力供应,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且仪器普遍昂贵,因此不适宜在环境恶劣或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地区进行,也难以进行大范围高密度布设。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由于造价便宜、不易受恶劣环境影响、采样过程中不需要人力及电力设施支持,可以在偏远地区实施无人值守监测,应用空间广泛。大气汞被动采样器在近年发展迅速,针对不同形态汞浓度监测有多种类型采样器。本文回顾已有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研究,针对各采样器的设计原理、采样效率及其在大气汞监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