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环境安全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为研究水生经济植物湿地对洱海流域低污染河水的处理效果,在洱海北部罗时江入湖河口建设了面积为2 hm2水生经济植物湿地,其中水生经济植物包括4种水生蔬菜——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 (Blume) DC〕、茭白〔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Stapf)〕,3种药用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灯心草(Juncus albesens)、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和1种观赏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 结果表明:湿地对TN、TP、NH3-N、NO3--N均具良好去除效果,近3个月运行期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60.3%、60.4%和73.2%;但该湿地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0%. 不同湿地水生经济植物表现出了不同的水质净化能力,其中TN平均去除效率表现为水芹菜>香茶菜>美人蕉>茭白>空心菜>薄荷,TP平均去除效率表现为水芹菜>薄荷>美人蕉>香茶菜>空心菜>茭白. 研究表明,水生经济植物湿地对低污染河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洱海流域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2.
长程高脂肪膳食对大鼠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单纯高脂膳食喂养对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葡萄糖耐量(Glucose tolerancetest,GTT)的影响,旨在模拟与现代人生活饮食结构及发病情况更为接近的糖调节异常动物模型.取正常SD大鼠100只喂以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14mo,动态监测动物体重及空腹血糖的变化,并分别在第5、8、10、14mo时用糖耐量试验观察葡萄糖耐量减退(IGT)的情况.结果显示,高脂喂养第1~14个月过程中,雄性大鼠的体重较普食组均未出现显著增加,而雌性大鼠体重仅在喂养第5~8个月期间较普食组增加了10%~15%;与普食组相比,在喂养高脂膳食第1~5个月中雌雄两性大鼠空腹血糖均显著升高,在喂养第5~10个月中雄性葡萄糖耐量显著减退,但雌性动物则未出现明显的IGT,至第14个月时雄性IGT与普食组的差异消失.研究表明,单纯高脂膳食虽不能诱发糖尿病,但可出现较典型的IFG空腹血糖受损和IGT现象,且以雄性动物造模更为适宜,喂养时间以10mo以内为宜.由于单纯高脂喂养更接近自然人群发病过程,因此,此种模型将为糖调节受损发生机制及其早期干预的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53.
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对土壤渗滤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试验采用装填20%细沙的土壤介质和20%炉渣的土壤介质处理生活废水.水力负荷为3 cm/d,试验装置在运行30 d后完全熟化.结果表明:含20%炉渣的土壤介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COD,TP,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7%,99%.但在TN的去除效果试验中,含20%细砂的土壤介质性能较为优越,去除率能达到74%左右.  相似文献   
54.
我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起步较晚,之前各个企业均采取生产第一管理落后的经营模式,总体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单位产值的能耗居高不下。在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后,各企业才把清洁生产这种理念引入到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也积极的开展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但因企业长期以来的粗放管理,部门分类用水没有计量、用水量无从考证,因此,就导致了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数据资料收集工作面临巨大困难。本文主要分类介绍在基础调查阶段如何确定“企业锅炉房”用水量的几种方法,以有效解决、突破审核工作开展的“阶段瓶颈”。  相似文献   
55.
以电子废料中的金为研究对象,用统计学方法对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电子废料中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同时,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相比、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响应面方法分析得到了这3个因素的优化结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萃取条件为相比0.58、萃取时间9.0min、萃取温度20℃,在此条件下金的萃取率最高可达98.36%.萃取液经质量分数5%的草酸溶液还原,反萃金的回收率可达到96.2%.  相似文献   
56.
论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27个行政村(连队)2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农户种植油料作物意愿和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 资源禀赋因素、 家庭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四大方面分析了农户对油料作物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总人口、 对农业技术服务的态度与农户的种植意愿呈正相关关系,且对农业技术服务的态度标准化系数更大,影响更显著;常年从事农业劳动人数、 户主文化水平和地块位置与之呈反相关关系,且户主文化水平的标准化系数更大,影响更显著。但是反映土地投入、 种地收入以及人均收入没有通过检验,不能得出这几个变量与农户种植油料作物意愿之间的关系。文章最后探讨了兵地差异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7.
边坡稳定性问题随露天矿开采的进行不断突出,而边坡软弱岩层严重影响边坡稳定性。大量工程实例显示,露天矿含软弱岩层组的高陡复杂边坡失稳模式通常为“坐落-滑移式”破坏。为明晰露天矿高陡复杂边坡软弱岩层组“坐落-滑移式”破坏模式的破坏机理,以某露天矿为例,提出一种针对露天矿含软弱岩层组高陡复杂边坡的综合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工程地质分析、传统极限平衡方法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针对该类型复杂边坡可发挥不同分析方法的优势,较全面地从地质自然环境条件、定性定量方面、应力应变角度分析边坡破坏机理及模式,总结归纳出含软弱层组露天矿高陡复杂边坡“坐落-滑移式”破坏的“坐落-滑移-剪出”三段式破坏特征,为其他类似复杂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和防治提供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58.
采用连续提取法(SMT法)和化学提取法,研究了南京玄武湖5个采样点的沉积物中TP、各组分磷及生物可利用磷的垂向分布,探讨了玄武湖不同深度沉积物的潜在释磷能力和生物可利用磷的来源.结果表明,玄武湖5个采样点的沉积物中TP含量分布差异较大,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沉积物中铁磷(Fe-P)和钙磷(Ca-P)对生物可利用磷的贡献巨大,这部分磷具有较大的潜在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59.
底泥中轻组有机质对其中磷的吸附-释放行为影响显著。镧沸石可有效地控制底泥磷释放,但轻组有机质对控磷效果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考察了镧沸石对原底泥(raw sediment,简称R-S)和去除轻组有机质底泥(light fraction organic removal sediment,简称LFOR-S)中磷释放的控制效果及机理。R-S和LFOR-S的最大磷吸附量分别为2 568 mg·kg-1和2 071 mg·kg-1,投加镧沸石可将其提高到4 054 mg·kg-1和4 014 mg·kg-1。LFOR-S在24 h内磷释放量为R-S的1.61倍。温度从5° C上升到30° C时,镧沸石对R-S的磷释放控制率逐渐升高,而对LFORS的磷释放控制率由90%下降到76%后又回到原水平。XPS表征发现,配体交换是镧沸石控制2种底泥磷释放的主要机制。镧沸石可将底泥中非稳定态磷转化为稳定态,但LFOR-S中减少的非稳定磷的并未完全转化为稳定态,而是进入了水相中使其磷释放量高于R-S,导致控磷效果变差。在原...  相似文献   
60.
利用多模式集合和多元线性回归改进北京PM_(10)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将多模式集合预报和多元线性回归集成方法结合起来减小空气质量预报的不确定性.首先评估了北京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中3个模式成员(NAQPMS、CAMx、CMAQ)对北京地区PM10日均浓度的预报性能,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元线性回归将历史观测信息纳入进来对3个模式预报结果进行集成,并将集成预报结果与3个模式算术平均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不同模式的预报结果差异较大,并没有一个模式的预报技巧完全优于其它两个模式,其中CMAQ对北京PM10变化趋势的预报优于其它两个模式,NAQPMS预报的均方根误差整体低于其他两个模式.2多模式预报结果的算术平均在趋势预报和偏差两项指标上都低于部分单模式预报,并不能有效改进PM10预报;基于分站点的模式和观测数据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集成预报模型能显著提高PM10预报的准确率,选定合适的训练天数(36 d)后,28个站点PM10日均值预报的均方根误差相对单模式预报或集合平均预报下降32%~43%,预报偏差大幅减小至5.8μg·m-3,总体预报技巧显著优于单模式和多模式算术平均的预报结果,并且采用线性回归集成方法大幅提高了对污染过程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