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环境安全   8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行政区域实施ISO14001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市鼓浪屿区实施的ISO14001标准为研究实例,探讨了行政区域实施ISO14001标准的意义、实施步骤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构架模式,可为其他类似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所借鉴。  相似文献   
52.
海洋功能区划立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环境的诸多特点使得依据各涉海部门的单行法律法规难以进行有效的海洋管理,从而导致海域开发秩序混乱、局部海域用海矛盾突出及人力、财力的浪费等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涉海法律进行整合并制定专门的综合性的海洋功能区划法律。针对目前海洋功能区划的立法缺陷,本文从符合海洋生态系统的规律和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立法的必要性,提出海洋功能区划立法应以生态安全和非社会秩序为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保持海洋生态健康原则、预警原则、以海定陆原则、资源定位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为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53.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港口规划累积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累积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和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通用的评价程序和方法.通过识别港口规划的累积影响源和途径,建立了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累积影响评价的量化评估和分析框架.以厦门港嵩屿港区规划为例,通过对海湾纳潮量及各敏感点流速的模拟,计算淤积量及其分布变化,进而推测海域水质和底质变化,并分析了由此引起的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不同岸线方案的累积影响,为港区岸线优选提供了科学判据.实践表明,该方法框架综合运用定量预测和定性分析手段,其结果能为港口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台湾海峡水域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分别在1997年8月10日至8月19日,1998年2月20日至3月7日,对台湾海峡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在九个断面20个站位取得水文、化学和生物学综合参数,研究该海域β-葡萄糖苷酶活性(βGlcA),细菌生物量及生产力的时空动态,主要结果如下①夏季台湾海峡南部各站位βGlcA的值为1.94mmol/L^-1h^-1,变化幅度大于(0.31-8.1nmol/L^-1h^-1;冬季海峡北部βGlcA平均值为0.86nmol/L^-1h^-1,变化幅度大(0.34-1.89nmol/L^-1h^-1)远小于夏季。②以碳的转化量表示,夏冬两季的βGlcA分别为0.14μgL6-1h^-1和0.062μgL6-1h^-1,分别高于这两个季节的细菌生产力。③从离岸到近岸,细菌胞外酶活性升高。④该海域胞牙酶活性与细菌的二次生产力的相关性不够明显。⑤βGlcA的剖面分布及周日变化与细菌生产力的相关性不很明显。⑥表层水游离态的细菌的βGlcA,在整个海区的分布特征与该水层的总βGlcA分布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55.
九龙江流域典型汇水区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九龙江流域5个典型汇水区,通过流域主要雨季天然降雨径流过程监测,对所获得的氮磷营养盐的监测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着重探讨了暴雨事件下径流氮磷流失及其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暴雨事件下农业汇水区地表径流氮输出以水溶态为主,磷以泥沙结合态为主,天然林地为主的汇水区则相反,前者以泥沙结合态为主,后者以水溶态为主;5个汇水区暴雨事件中总氮最高浓度值为日常采样浓度值的2.9~11.3倍,暴雨事件中总磷最高浓度值为日常采样浓度值的2.9~20.5倍;氮磷输出量均值的差异反映氮磷输出量大小受土壤质地、施肥量、土壤氮磷含量、土壤保水保肥性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整个径流过程中水量和氮磷浓度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大,且2者变化呈大体相同的趋势。氮磷及其各形态的浓度多数在相同时间内达到峰值。泥沙结合态氮、水溶态磷变化幅度较小,水溶态氮和泥沙结合态磷浓度变化幅度较大。统计各汇水区雨量不同的降雨事件下氮磷流失负荷表明,特大暴雨对汇水区氮磷负荷的贡献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6.
九龙江流域大气氮湿沉降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通过2004~2005年对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九龙江流域及周边共17个站点的实地观测,运用GIS技术定量揭示了大气氮湿沉降强度和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雨水硝态氮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①17个站点雨水总氮平均浓度为(2.20±1.69)~(3.26±1.37) mg·L-1(以N计,下同),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分别占39%、25%和36%;②雨水氮浓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旱季浓度明显大于雨季,降水对大气具有清洗作用;③低δ15N值表明雨水硝态氮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化石燃料燃烧和化肥施用;④九龙江流域大气氮湿沉降量平均9.9 kg·hm-2,春夏2季约占全年的91%,大气氮湿沉降占沉降总量的66%,揭示了该地区1∶2的大气氮干湿沉降结构.大气氮湿沉降时空差异与降雨量和氮的排放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7.
九龙江流域规模化养殖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 IS支持下采用养分收支平衡法对九龙江流域规模化生猪养殖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规模化养殖污染负荷在不同类型养殖场的分配、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规模化养殖的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规模化养猪业年产粪尿量达107万t,以小型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污染负荷最高;整体来看,规模化生猪养殖的环境风险不大,但由于养殖场的地理分布集中,造成近郊区域规模化养殖的环境风险极高;由于过多施用化肥,中远郊规模化养殖粪尿未得到合理利用而流失。位于水系附近的养殖场对水体影响较大,根据“福建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为减少规模化生猪养殖对九龙江水质的直接威胁,需搬迁主要支流沿岸1 km范围内的规模化养猪场250个。  相似文献   
58.
海洋微藻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指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海洋微藻作为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并应用厦门,香港两海域的资料说明微藻在海洋环境监测,特别是在水体营养类型的划分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9.
春季厦门港、九龙江口各种形态磷的分布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7年春季作者调查了厦门港、九龙江口颗粒态磷(PP)、溶解活性磷(SRP)、溶解态非活性磷(SNRP)及总磷(TP)与其它营养要素、浮游植物量。结果表明:颗粒磷占总磷的百分比平均高达60%,PP与TP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磷的不同形态间的转化主要在溶解态之间进行,该转化受到生物活动的影响。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转化过程是快速的;并用Smith等人的动力学模式计算了转化速率与再生时间。  相似文献   
60.
AGNPS在我国东南亚热带地区的检验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AGNPS(A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Model)模型所需的水文和地形参数,并通过实地调查及专题制图等手段获取AGNPS模型所需的土地利用、土壤质地及施肥水平等其它参数,最后利用监测降水,实测水文参数、营养盐及沉积物负荷等验证AGNPS模型在我国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