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环境安全   2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土地区生土建筑震害特征及防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土建筑在我国黄土地区广大农村仍占相当比例,历次地震,房屋破坏严重。因此,加强对黄土生土建筑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甘、宁、青、晋等省(区)黄土生土建筑民房的现场调查,将黄土地区生土建筑划分为5种类型,阐述了其结构特点。根据黄土地区地震中生土建筑的破坏情况,阐述了不同类型生土建筑的震害特征及致灾机理,并对其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震害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各类生土建筑在地震烈度Ⅵ—Ⅹ情况下的震害预测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民房建设中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2.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增白剂是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一类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国内文献对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风险评估报道甚少,文章通过对常州市四类生产流通渠道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监测,对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作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常州市食用菌已存在荧光增白剂的污染。笔者结合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分析资料认为,常州市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风险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3.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的正常使用温度为5℃~30℃,在中国北方地区使用要特别注意寒冷季节的防冻及酷热季节降温通风问题。为确保自动监测仪器的长期正常运转,发挥仪器的作用,在监测站房内冬季都配备取暖设施、夏季配备大功率空调。本研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采用了引排风节能系统与空调联动控制技术,将室外的冷空气引入监测站房内给监测设备强制降温,排出室内热空气。有效地解决了冬季监测站房内温度过高的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使空调不必全年不停运行,每天可降低空调使用时间达10小时以上,节省了大量的电能。  相似文献   
84.
"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环境质量保持了平稳向好的趋势,主要环境质量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分析2005年以来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变化特点,分析了环境质量变化中所面临的压力,并就"十二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5.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十二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调整工作要求,吉林省在辖区内所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及采样点基础上,完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国控监测断面的优化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国家尺度上,既能充分反映吉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又能满足国家对地表水环境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确定国控监测断面及采样点的布设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6.
运用离子色谱法对硫酸盐的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得出了当前常用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研究表明:在0.5~230mg/L浓度范围内,标准样品的RSD≤3.0%,RSD’≤7.0%,RE≤±15%。实际样品0.5~210mg/L。RD≤4.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5%。  相似文献   
87.
通过阐述燃气内燃机技术高效发电的基本原理,对比了该技术与汽轮机发电技术之间的差异,重点分析并讨论燃气内燃机技术在冶金行业煤气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浊度是影响水下光场及营养盐循环的关键要素之一,浊度监测可以为河湖水质的污染防控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以长三角示范区的典型河湖为研究区,使用实测数据构建浊度反演模型,并利用1984—2022年Landsat卫星数据分析了研究区河湖浊度的长时序动态变化。对比传统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精度最高(R2为0.68,RMSE为4.78 NTU)。浊度反演结果表明,近40年河流航道和淀山湖北部非渔场区域浊度上升了10%和12%,而元荡湖和大莲湖浊度下降了19%和27%,并且浊度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大;研究区浊度季节性变化显著,秋冬季平均浊度比春夏季高6 NTU,月平均浊度与月平均降水量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 (p<0.05),但与月平均风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XGBoost的Landsat长时序浊度反演能够把握研究区浊度的时空变化趋势,明确水污染管理与治理方向,最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9.
黄河流域是我国煤炭潜力最大的区域,矿井水涌水量大但资源利用率不高,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的高氟地区,矿井水中氟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提高矿井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高效除氟药剂的5种组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硅酸铝、硝酸镁、聚合氯化铁、羧甲基淀粉钠],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探讨了除氟机理。结果表明:在金属总量M/Si、Al/Mg、Al/Fe的摩尔比分别为43、40、40条件下研制的除氟药剂,均可将含氟废水中氟离子浓度由20mg/L降至1.0 mg/L以下,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中氟化物浓度限值要求(1.0 mg/L);当除氟药剂投加量为1.25 g/L,初始p H为2~12,悬浮物浓度为100~2 000 mg/L,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0.4 mg/L时,处理后上清液剩余氟离子浓度均可控制在1.0 mg/L以下,氟离子去除率达95%以上;除氟药剂中Al、Si元素起到重要的除氟作用,主要通过形成A...  相似文献   
90.
为揭示闸控河流潜流带营养盐“源/汇”特征,本研究以淮河流域沙颍河槐店闸河道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中旬实施了蓄水调控背景下的原位沉积物采集实验,通过分析氮磷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分布与扩散通量,识别了潜流带营养盐“源/汇”角色,探明了闸控河道内源风险。结果表明:1)间隙水NH+4-N与TP浓度分别是上覆水体的6.5与1.1倍,表明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存在显著浓度梯度,极易造成潜流带NH+4-N、TP向上覆水迁移;2)经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得出,上覆水与间隙水水质处于重污染或严重污染状态,且闸下污染程度显著大于闸上,表明蓄水调控对闸下水域产生了负面影响;3)沉积物-水界面的NH+4-N、NO-3-N、TP交换通量分别为0.39~10.07、-3.45~-2.04、-0.09~0.17 mg/(m2·d),表明沉积物为NH+4-N的“源”,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