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环境安全   3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安全和治安防卫有很多的共同特征,分析和研究治安防卫达到最佳效果的方法同样可应用于安全和事故防范方面。虽然通常安全不必考虑蓄意的破坏活动,但可以应用治安的脆弱性评估技术来进行安全分析。笔者旨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安全分析的方法,换一个切入点来辨识安全的脆弱性:将治安防卫中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应用于安全脆弱性分析中,以期达到转换思维模式的目的。为此,讨论了“对立面”分析的人员组成、考虑范围和对该方法的理解,并运用实例,说明从“对立面”来考虑安全脆弱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对贴不贴泡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方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贴不贴泡沉积物中Hg,As,Cd,Cu等重金属含量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变化特点,而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则无明显规律。生态风险评价显示,除Cd元素具极强危害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均仅具轻微危害。  相似文献   
93.
本文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及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残余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模型的物理概念明确、简单实用,可供现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及维修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4.
邓岳  李丽 《交通环保》2003,24(Z1):64-66
论述了湘江航运二期工程建设中大源渡航电枢纽坝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5.
外循环三相流化床污水处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相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该设备包含好氧区和缺氧区,可获得足够的停留时间造成缺氧条件,能保证有效去除NH3—N。实验在室温下进行,进水条件pH为7~8,CODCr为286-656mg/L,NH3-N为10~51mg/L。结果显示,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3h为宜,最佳通气量为0.09m^3/h,此时CODc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1%和96.6%,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实验确定了最佳膜厚为145μm。  相似文献   
96.
环境宣传教育作为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力量,必须要紧跟形势的发展,创新环境宣传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7.
基于EIO-LCA的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研究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碳减排路径的清洁发展机制尤为重要与迫切。江苏省是全国工业经济大省和碳排放大省之一。因此,本文以江苏省细分行业为例,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江苏省产业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进行测算。并构建碳减排潜力模型模拟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1一次性能源消费引起的直接碳排放最大的贡献部门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总体能源消费碳排放的50.58%,其次是化学工业(9.6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第三贡献者(9.31%)。2从生产链视角,间接碳排放较高的部门依次为: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5.183×106t)、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099 8×106t)、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694 4×106t);消费需求视角,间接碳排放主要贡献来自于出口隐含碳排放;从部门层次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5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6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49%)在出口碳排放中贡献较大。3江苏省碳减排潜力较大的部门主要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如产值变动1%,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减排效应达1.58 t/104元,碳减排量占2010年碳排放1.57%。因此,建议江苏省除了使用粉煤燃烧技术(P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大型循环流化床(CFB)等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强度以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另外,重点提升具有较大减排潜力部门的产值,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98.
水质改善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机制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鸿  杨扬  陶然  李丽  何文祥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2):3309-3316
模拟了广州市某河流的不同水质改善阶段,并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和易变裸藻(Euglena mutabilis)生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由4种藻类构成的人工群落的生长特征和群落演替率,以探讨河流水质改善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机制.结果表明:4种藻类对氮、磷营养盐和CODCr等胁迫的响应程度差异及种间相互竞争作用等是水质改善过程中导致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水质改善初期(1~3 d),群落演替率与改善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较长时间(约13 d)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时,群落演替速率将趋于零,从而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水质的不断改善将导致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呈现出蓝藻和裸藻逐渐减少,而绿藻和硅藻逐渐增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类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有必要了解固相中二噁英的降解机理从而帮助其降解至环境可接受的水平. 本研究将理论和试验相结合探究低温热处理法降解飞灰中二噁英的机理. 以八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OCDD)作为目标污染物附着在模拟飞灰〔mCaO∶mCa(OH)2=3∶1〕上,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固相中OCDD的低温热处理降解机理进行分析,并进行模拟飞灰降解试验. 首先对降解前的模拟飞灰进行热重(TG)分析,然后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对固体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反应气相进行收集和检测从而验证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①从室温到400 ℃模拟飞灰共有三段失重过程,失重率为9.61%. ②—OH是低温热处理降解OCDD的关键官能团. ③结合FTIR和TEM分析结果可知,当多个—OH取代OCDD上的Cl后会氧化OCDD生成大量CO32?,这是OCDD转化的主要路径. OCDD转化的次要路径是在降解过程中会形成小部分C—O—结构,该结构可能与其他降解后的OCDD分子相结合形成大分子有机物. ④结合气相检测可知,Cl转化的主要路径是整个—OH完全取代Cl,取代后的Cl会脱离出反应体系形成Cl2. 次要路径是仅—OH上的—O—会取代Cl形成C—O—,该结构由于自由基未完全配对而不稳定,Cl和H相结合生成HCl脱离反应体系. CO2平均含量仅有0.008 5%,说明几乎没有碳酸盐分解或与HCl发生反应. 研究显示,低温热处理降解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的关键基团为—OH,二噁英的主要物质归趋为碳酸盐,Cl的主要物质归趋为Cl2.   相似文献   
100.
油基岩屑是石油开采时产生的危险废物,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油基岩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已不容忽视.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将对油气行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探明利用油基岩屑制备水泥道路结构的可行性,制作11种不同配合比的水泥路面基层试件,通过无侧限抗压、劈裂抗拉以及抗压回弹试验,探寻符合相关力学性能要求且岩屑掺加量最大的试件,随即对其开展浸出试验以研究重金属浸出规律,并通过浸出动力学模型拟合重金属长期浸出量.结果表明:(1)随着油基岩屑掺加量的提升,水泥路面基层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同时呈下降趋势.当岩屑掺加量为12%时,试件相关力学指标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和四川省农村公路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要求,此时岩屑掺加量达到最大.(2)Ba、Mn、Pb、Zn为油基岩屑中的特征污染物. Ba、Mn、Pb累积浸出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第64天时基本达到浸出平衡;而Zn的累积浸出量在第64天时仍持续增长. 4种重金属在全浸出阶段的浸出行为都受到扩散控制影响.(3)Ba和Pb的浸出规律符合El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