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0篇
环境安全   13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毒有机物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趋势。主要归纳为:有毒有机物生物活性的预测,有毒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转化、降解和归宿;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影响;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有毒有机物环境行为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2.
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包括发酵工业的菌丝体废渣或海洋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来治理重金属造成的污染,其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本文从生物吸附的概念、机理、吸附剂的性能,以及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化等诸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生物对重金属吸附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淡水绿藻的光合碳酸氢盐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藻类对碳酸氢盐的利用,采用pH漂移实验技术,辅以氧测定技术和抑制剂的抑制实验,研究了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光合无机碳摄取速率(PCU)和净光合速率(NPS).结果表明,PCU对pH的曲线上存在明显的转折点(简写为pHTP),在pH超过PHTP后存在第2个PCU峰,求此峰的平均值并以PCUsc表示,可以作为表征藻类碳酸氢盐利用的参数.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PCUBC值分别为269.41和175.98μmol·g-1·h-1它们的平均NPS(pH为4.8~11.0)分别为477.5和495.9ttmol·g-1·h-1.随着碳酸酐酶抑制剂AZ(acetazolamide)浓度的增加,PCUBC减小;当AZ达到1.2mmol·L-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PCUBC减小到0.随AZ浓度增加,蛋白核小球藻PCUBC减小的速度比斜生栅藻的快.AZ和阴离子交换抑制剂DIDS(4,4'-diisothiocyanatoetilbene-2,2'-disuffonic acid)对蛋白核小球藻的PCU和NPS的抑制作用大于斜生删藻.AZ和DIDS对2株藻的PCU的抑制均大于对它们NPS的抑制.2株藻具有高的PCUBC值,都是强碳酸氢盐利用者.  相似文献   
54.
合成有机物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树桂  庄源益 《环境化学》1995,14(4):354-364
本文综述了合成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定性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SBR),重点综述了芳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有助于有毒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55.
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  戴树桂  刘广良 《生态环境》2002,11(3):299-302
国内外学者已建立了多种模型来描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环境行为。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型在实际中成功地应用,或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必须掌握和了解污染物迁移模型的研究现状。文章评述了现有的模型,并对模型的结构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介绍了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臭氧对配制的染料溶液及实际污水色度的去除效果.在溶液pH值、温度、臭氧发生量一定条件下,混合染料溶液经臭氧氧化后,色度去除达98%,实际污水经臭氧处理后,色度去除达77.8%.  相似文献   
58.
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测量和特征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戴树桂  张林 《环境化学》1996,15(2):138-146
本文就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典型污染源-室内燃煤和室内吸烟排放的多环芳烃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同室外大气(对照)中多环芳烃组成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室内环境不同污染源排放多环烃组成和含量的特征性,结果表明,室内燃煤污染同燃煤型室外大气源排放多环芳烃具有相似组成含量特征,而室朵烟草烟雾污染源的多环芳烃组成含量特征,则与室外煤型和交通型均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59.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途径的理论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戴树桂  赖城明 《环境化学》1997,16(5):399-404
本文报道了一个可用于有的生物降解途径理论预测的软件包,应用CN-DO/2方法计算分子的结构参数,经过解析结构参数给出有机污染理论上可能遵循的生物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60.
本文综述了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自然光解净化和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光解。前人的研究表明在水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离子)都能通过光解去除:污染物的光解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水污染控制手段。 文章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应在三个方面:实际废水处理的研究,新型光催化剂的研制和污染物光解的结构活性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