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环境安全   14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介绍了伊春市湿地资源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2.
对于处在振动环境中的载人航天某装置复杂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最小化质量、同时最大化一阶整体振动频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可以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但利用NSGA-II进行求解计算量大,对于复杂结构更甚。为了节省计算时间,提出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复杂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获得样本点,然后通过样本点创建Kriging模型,最后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代理模型得到Pareto最优解集,方便设计师从中选择最优解,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3.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众参与是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立法、确定利益相关者、完善公众参与方式和内容、提高信息交流透明度、完善公众参与监督体系、完善公众意见筛选与评价方法、提高公众环保知识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体系,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4.
经济与"两高一资"行业超预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保投资需求偏高、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政策与措施的"时滞效应"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制约了中国COD减排.直至2007年第3季度,COD排放量才首次下降.未来3年,中国COD排放量需年均减排3.5%,减排难度和压力极大.针对如何完成COD减排目标,重点剖析了中国COD减排的形势和面临的内在、外在压力,并从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5.
根据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特征以及膜分离特征,建立恒通量下运行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出水COD数学模型,提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的数学模型。以实验及模型为基础,分别对进水COD浓度控制在300、400、500 mg/L附近时经过反应器后COD的去除效率进行了比较。通过公式计算的数据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COD去除率的公式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相对偏差仅为0.0223,为膜系统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估算提供了基础,可为该类工艺的参数选择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介绍了印刷电路板(PCB)的组成及其中的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比较了几种废弃电路板回收处理方法,着重分析了最为常用的机械处理法及其设备和分选技术,并论述了实现我国废弃电路板资源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7.
城市公交车定置噪声测试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典型类别公交车的噪声污染水平及排放特征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研究和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在用公交车的定置噪声排放水平总体处于90~103 dB(A),其A计权频域特征以人耳敏感的中高频噪声为主,对城市居民的环境影响较大,是目前城市内需要重点关注的噪声污染源。相关数据将为交通和环保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噪声控制措施和制订相关法规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18.
雨水是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这部分水资源,对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该文针对天津市雨水资源特点,对天津雨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9.
每到三四月份,许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就要应对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虽然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员工跳槽,特别是核心员工的流失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于是,HR经理们渴望了解:怎样减少核心员工的流失?如何制定核心员工的薪酬策略?有没有留住核心员工的长久之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0.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成为时下企业管理界一个热门的话题。其中.如何针对国有企业的特点,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并持久地保持这种创新的能力,则更为众多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所关注。作为国有独资企业,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