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2篇
环境安全   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研究了长江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三峡、岳阳、武汉、九江和南京共计10个重点江段枯水期和丰水期表层水中19种多环芳烃(PAHs)及其15种衍生物(SPAHs)的分布和来源,评估了长江PAHs类污染的健康风险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长江表层水中∑PAHs、∑S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147.3±59.8)、(73.2±29.7) ng·L-1,检出率分别为82.9%、69.5%,其中2~3环(S)PAHs所占比例为79%.在SPAHs中,∑NPAHs(硝基取代PAHs)、∑MPAHs(甲基取代PAHs)、∑OPAHs(氧化PAH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0±4.5)、(24.7±15.5)、(17.1±11.9) ng·L-1.根据分子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可知,长江重点江段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化石及液体燃料燃烧,S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源和光化学转化,SPAHs及PAHs通过大气沉降汇入水体.采用毒性当量因子浓度计算对长江重点江段PAHs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枯水期具有致癌性PAHs的∑TEQBaP值(苯并芘毒性当量)较高,其中岳阳、武汉江段的BaP毒性当量浓度高于我国地表水规定阈值,应当高度重视长江流域PAHs在枯水期引起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简述了甸水资源的现状,指出水短缺和水污染是制约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工农业及城市用水的节水,实施污水间和海水利用等方法开发新水源,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3.
醋酸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开发了1种球形醋酸纤维素吸附剂,对其制备方法、形态结构及其对水中4种有机氯农药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所制备醋酸纤维素吸附剂的外表面是一层致密的醋酸纤维素膜,内部为网状结构;对水中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4种有机氯农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12h后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并且对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较大的有机物具有更快的吸附速度,对七氯、艾氏剂的去除率在0·5h后可达99%.说明该吸附剂对水中亲脂性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吸附效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化学将硝酸根转化为有价值的氨是硝酸盐处置绿色、低碳的途径。本研究制备了铜镍纳米结构修饰多孔电极(Ni-Cu NW),同时构建了电场与流场相协同的穿透式电化学反应器体系。在施加-0.6 V (vs.RHE)电位条件下,该体系氨法拉第效率可达到(84.35±3.63)%,而泡沫Cu电极的法拉第效率仅为(17.2±0.63)%。在定制的穿透式反应器中,Ni-Cu NW电极在-0.6 V、300 r·min-1转速条件下对1 400 mg·L-1 NO3--N溶液电解,100 min后硝酸盐的转化率接近100%,氨选择性为85.5%。电子自旋共振能谱(ESR)和Hads淬灭实验证明除了电极直接还原硝酸盐,体系中的Hads可帮助进一步还原硝酸盐。以50 mA·cm-2恒电流密度运行24 h,运行前后电极的硝酸盐还原性能未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方法可以通过电子的定向转移与精确调控,强化环境界面过程的速率和效率,其在水处理中体现出非凡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破解水危机和水污染的重要技术手段。近10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向电极高效、工艺耦合、低碳绿色转变,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功能电极材料设计、高效反应器与组合工艺开发、资源能源的定向转移与回收等重要方向。为深入研究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机理,进一步探讨电化学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在重点关注电化学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基础上,分别对电絮凝、电氧化、电还原、电渗析/反向电渗析和电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锰砂催化电化学方法对偶氮染料K2G的脱色效果 .结果表明 ,锰砂中的主要成份MnOOH对电化学过程具有催化作用 ,可有效地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 .对锰砂的X光衍射实验证明 ,反应过程中MnOOH的含量无较大变化 .染料溶液的起始pH值对其脱色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最佳电流密度di 为 0 2 6A·dm- 2 ,Na2 SO4 浓度为0 0 1mol·l- 1时 ,电解 70min ,浓度为 1 0 0mg·l- 1的染料K2G的脱色率能达到 99% .  相似文献   
17.
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细胞碎屑对氨氮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微囊藻细胞碎屑作为水体有机质颗粒悬浮物的代表,模拟研究了有机质颗粒悬浮物对无机氮的吸附行为及吸附特性.实验表明,细胞碎屑颗粒对氨氮的吸附在30min内即可接近吸附平衡,吸附符合Henry吸附模式,在吸附剂浓度为10mg·l-1,氨氮初始浓度为1.0mg·l-1,pH7.0的实验条件下,吸附分配系数高达30426L·kg-1.碎屑浓度、pH值和盐度对吸附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比了铝塑复合管(PAP)、铜管、不锈钢管和镀锌铁管对静态自来水的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浊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水质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管对自来水水质指标影响最小,且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同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观察,对比分析了铜管和铝塑复合管在浸泡实验前后其内表面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自来水中浸泡10个月以后,铜管内表面密集地分布着块状的孔雀石晶体,而铝塑复合管内表面已严重变形,产生很多褶皱。  相似文献   
19.
高铁氧化去除饮用水中邻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自制的固体高铁酸钾作为氧化剂,研究高铁对水中微量邻氯苯酚的去除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水中邻氯苯酚的含量为4mg/L时,加入60mg/L的K2FeO4氧化处理10min,对邻氯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9.3%。取得高铁酸钾对邻氯苯酚的最佳氧化去除效果的pH范围为9-10,高铁氧化邻氯苯酚近似的二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使用自制的具有电催化活性和光催化活性TiO2改性的β-PbO2电极,研究了光助电催化氧化过程、电催化氧化过程和光催化氧化过程对于偶氮染料酸性橙II的降解.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3种降解过程中不同的降解行为,对降解产物进行了FTIR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单独电催化过程不同于其它2种过程,出现了醌类物质的大量累积;而在光助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光催化氧化过程大大抑制了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累积的高毒性醌类物质.在2h内,光助电催化氧化过程是其它2种过程TOC去除率的1.56倍,产生了明显的协同作用.3种降解过程遵循相同的降解历程,都经历了产生醌类物质到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