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由2000年的212.8逐步下降为2006年的148.1,资源综合绩效虽有提高,但仍然处于全国(西藏除外)第27位.建设用地占用强度明显下降,COD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有所增加,用水强度降幅明显,能源消耗总量显著提高,用水总量略有上升.建设用地总量先降后升.SO2总体绩效均高于西部平均水平,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S"型曲线.COD排放绩效指数下降不够明显,基本保持88.44的均值水平.绩效高于2000-2006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新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新疆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区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提升新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经济空间差异分析方法ESDA技术,对1997-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研究,探究省际差异,分析差异成因.分析发现:①省域总体空间差异缓慢扩大;②至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已形成"三阶梯、两顶峰"的空间发展格局;③三阶梯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之比为一:二:三=13:1.5:1,可见阶梯间的界限非常明显,由此印证了阶梯划分的合理性;④从入境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体的贡献率来看,旅游业对处于第三阶梯的西藏具有重要意义;⑤省域间明显表现为一种"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模式;⑥各阶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由于主导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趋势;⑦产生此种格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省域间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的差异和省际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污水排放对湖水天然水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丹  张远  韩雪娇  冯胜  于涛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121-3130
为揭示太湖流域污水排放对湖水天然水化学(主要离子)的影响,对太湖上游19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及雨水、入湖河水和湖水中主要离子进行了分析,同时收集历史数据对比了太湖1950s年代和目前的天然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水体天然水化学类型主要受流域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而受雨水影响较小;流域排放的污水主要离子特征类似于干旱地区的河水,部分工业污水甚至具有海水水化学特征,说明人为活动对当地淡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同时,太湖水化学已从60年前的重碳酸盐钙型水转变为目前的氯化物钠型水.进一步通过修正的完全混合断面污染物浓度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生活污水排放可以解释对太湖多数主要离子的影响,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可以更好地解释Cl#的变化;但太湖Ca2+和Mg2+浓度(硬度)的增长受污水影响较小,而是受流域酸沉降的影响控制.分析显示,60年来受流域不断增长的污水排放影响,太湖水体的优势阴阳离子组分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湖水(Ca2++Mg2+)-HCO-3和(Na++K+)-Cl-均分布在1∶1线上侧,而(Ca2++Mg2+)/(Na++K+)比值则下降了约1半,同时湖水的Cl#/Na+比值显示出显著的升高趋势,说明流域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太湖水化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湖泊水化学演化研究及强烈人为干预条件下的水环境管理提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环境扩散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除抗生素滥用所产生的选择性压力以外,其他环境物质也能影响ARGs的传播。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其不可避免地在环境中扩散并进而影响ARGs的环境分布。因此,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影响ARGs污染扩散的研究,并探讨了纳米材料对ARGs传播的影响机制,旨在深入理解ARGs的环境扩散行为,为ARGs环境控制及纳米材料非毒性环境效应的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韩雪  王春梅  蔺照兰 《生态环境》2014,(9):1503-1508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以北京西山地带性植被栎树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为对象,主要研究温带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为更好地了解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地区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提供参考.通过模拟氮沉降,研究不同形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和不同水平氮沉降(对照0 kg·hm^-2·a^-1、低氮处理50 kg·hm^-2·a^-1 和高氮处理150 kg·hm^-2·a^-1)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在2 年的时间内调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动态和碳(C)、N 含量及w(C)/w(N)比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氮沉降均使凋落物分解速率减缓,且随氮沉降剂量增加,凋落物分解速率相比对照分别减慢了9.88%(硝态氮低氮)、15.02%(硝态氮高氮)、11.46%(铵态氮低氮)、14.62%(铵态氮高氮)、13.04%(混合态氮低氮)和16.20%(混合态氮高氮).且不同氮沉降类型、不同氮沉降水平间差异显著.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地增加了凋落物N 含量(P=0.061,P=0.087),其中混合态氮沉降对凋落物中N 素含量增加最显著(P=0.044).但在分解过程中,各处理均未对凋落物C 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降低了凋落物的w(C)/w(N)比值,而且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氮沉降对凋落物w(C)/w(N)比值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1).综上所述,通过对模拟氮沉降后凋落物残留率等的变化分析,得出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处理二甲苯、丙稀腈、苯酚溶液。实验结果表明,在二甲苯初始质量浓度为27.6mg/L、H2O2质量浓度为1.68g/L、溶液温度为25℃、声强为141.32W/cm^2、辐射全程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二甲苯降解率可达99.20%;在丙烯腈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mg/L、通氧量为15mL/rain、溶液温度为28℃、声强为141.32W/cm^2、辐射全程时间为30rain的条件下,丙烯腈降解率可达98.20%;在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H202质量浓度为1.50g/L、FeSO4质量浓度为0.22g/L、溶液温度为28℃、声强为48.92W/cm^2、辐射全程时间为40rain的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9.81%。  相似文献   
17.
此文通过挤压比为9:1的GH4169合金超塑性挤压工艺的研究,对GH4169合金的精密成形方式做了一些探讨。在自制的玻璃基润滑剂HLB03的使用下,T=1000℃、平均挤压速度y=2mm/min、最大单位挤压力P_(max)=561.7MPa时,得到了满意的挤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陆地卫星遥感影像资料(1998年)以及地面采集的定点数据,结合野外调研和大量文献研究,全面调查监测了长沙城市湿地的类型、面积及分布情况,深入分析了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长沙市实际情况,对适用于长沙市城市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为长沙市湿地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麦秸秆生物碳质吸附剂从水中吸附硝基苯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炭化温度为300℃下,以小麦秸秆为材料制备生物碳质吸附剂,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其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特性,并从动力学及热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硝基苯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硝基苯在生物碳质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拉格朗日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为12.2 kJ/mol;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描述,饱和吸附容量为91.58 mg/g.由吸附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等量吸附焓变(ΔH)<0,吸附自由能变(ΔG)<0,吸附熵变(ΔS)>0,表明生物碳质对硝基苯的吸附为放热和熵减少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华北典型丘陵地区——安阳市龙安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共检测了龙安区内127个监测井的24项水质指标,开展区域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污染成因研究;在水化学统计和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对污染物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解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污染源。结果表明:龙安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区域内93.0%的地下水样品中NO3 浓度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限值,最大超标倍数为47.1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样品中NO3 污染指数最大值为48.10,其中27%的样品处于较重污染状态,19%处于严重至极重污染状态;SO4 2−处于中度污染状态,Cl、NH4 +、F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综合污染指数为0.01~34.69,地下水水质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有4%的样品处于极差状态,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NO3 、NH4 +、SO4 2−、Cl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区域中部,且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特征;F浓度高值区分布于地下水滞留区,且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状况主要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