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环境安全   8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朱付彪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65-1576
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状况并探讨其机制。计算各城市旅游发展区位商,显示区位商≥1的城市数目有增多趋势;其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占都市圈整体平均百分比有下降趋势,2000年为19.76%,2008年下降至12.83%。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在空间上趋向均衡合理,旅游空间均衡发展在时间上呈增强趋势。运用系统聚类方法,选取2007年统计数据,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现状,发现其内部城市可以划分三个等级,即广州和深圳属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包括珠海和东莞,佛山、惠州、江门、中山和肇庆属第三等级。最后借助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从互补性、可达性和替代性等方面探讨了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82.
合福高铁沿线旅游地合作网络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9):1917-1932
高铁开通带来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以合福高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描述统计等研究方法及Ucinet、GIS、SPSS、Excel等软件,研究合福高铁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与模式。结果表明:(1)合福高铁开通后,旅游者对沿线旅游地的认知程度、同游意愿、重游意愿提升,不同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合作网络中形成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密集,并通过与其他旅游地相互联结形成合作关系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高铁沿线旅游区“组团”。(2)高铁沿线城市间的旅游流流量较大,具备稳定的二方关系和三方关系,形成了“旅游核心+旅游核心”“旅游核心+交通核心”“旅游核心+换乘中心”三种典型合作模式,三种合作模式呈现“强强联合”的特征,并带来显著的“马太效应”“过滤效应”和“溢出效应”。(3)高铁开通为沿线旅游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合作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针对当前的合作模式应制定多种发展策略,建立旅游地之间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实现沿线旅游地的联动发展。研究成果对于丰富中国高铁旅游的研究内容,揭示高铁沿线旅游地的合作网络及典型模式,探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旅游地合作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制定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3.
1998年土耳其巴巴多斯政府把针对旅游者的“侵扰”定义为“使用猥亵语言、手势和行动,挖苦、虐待和侮辱人”。当一种行为超出了人的承受范围,就变为侵扰。在旅游景区侵扰行为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满意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重游率。可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者侵扰问题的研究较少,还没有找出侵扰的成因以及解决对策。提出了5种侵扰类型:过度兜售、语言侮辱、暴力侵害、性骚扰、毒品贩卖,分析了侵扰对旅游地的影响和侵扰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试图使政府、旅行社、酒店、景点、交通和购物服务提供者重视侵扰对地方和全国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的冲击,从而改善旅游目的地的人文环境,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大量的旅游者侵占了旅游地居民的生活空间,造成了旅游者同旅游地居民在空间上的冲突。为了对应旅游者“侵占”空间的行为,各地居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其中旅游地居民在本地旅游空间之外再创一个居民生活空间是既不受旅游者打扰又避免和旅游者直接冲突的有效方法。指出旅游地空间的制度化和商品化以及居民对旅游者“爱恨交织”的心理是旅游地居民再创空间策略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再创空间策略虽然有效但也有其局限性,居民对待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85.
国外会展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外会展旅游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会展旅游以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关注.从会议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三方面对外国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会议旅游主要从会议旅游概念、会议参加者、会议策划者、会议目的地、会议组织机构和会议旅游影响等角度研究;奖励旅游主要从含义、奖励回报系统的概念结构以及对管理者的启示等方面分析;节事旅游主要从节事产品的特点和类型、节事动机、节事组织者和节事影响几方面研究.最后,总结国外会展旅游成功的发展经验,得出有益于我国发展会展旅游、建设会展城市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6.
森林村庄是中国未来乡村发展建设的重要载体,“双碳”政策的提出为我国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导向。基于ArcGIS10.8空间分析工具及数理统计方法,对2021年安徽省639个森林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总体分布上,安徽省森林村庄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格局,具有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显著特征;(2)安徽省森林村庄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差异化的分布特征。区域尺度上,皖中地区数量最多,皖北地区次之,皖南地区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22.69%;市域尺度上,高密度集聚区呈现近似倾斜的“V”字型结构,南北对称的空间格局显著;县域尺度上呈分散分布;(3)整体密度上,安徽省森林村庄的空间格局形成两条近似平行的高密度集聚带,5个显著的核心区和5个次级密度核心;(4)空间关联上,安徽省森林村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县域尺度上空间关联以正相关类型为主;(5)影响因素上,地形、水源是安徽省森林村庄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人口、交通和经济等社会发展状况是森林村庄保护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