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16篇
  免费   6169篇
  国内免费   4241篇
工业技术   64126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905篇
  2022年   2189篇
  2021年   2717篇
  2020年   1933篇
  2019年   1299篇
  2018年   1495篇
  2017年   1636篇
  2016年   1357篇
  2015年   2330篇
  2014年   3050篇
  2013年   3647篇
  2012年   4567篇
  2011年   4591篇
  2010年   4529篇
  2009年   4302篇
  2008年   4468篇
  2007年   4290篇
  2006年   3617篇
  2005年   2989篇
  2004年   2277篇
  2003年   1483篇
  2002年   1288篇
  2001年   1207篇
  2000年   902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0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文章对某大型铝合金XB11壳锻件进行了成形工艺分析,并根据2618铝合金锻造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一套成形工艺方案。基于XB11壳锻件进行CAD参数化实体三维造型,根据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对XB11壳锻件热成形工艺过程进行模拟。由初步模拟结果,分析研究了在成形过程中所出现的折叠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进一步优化预压坯,获得了能够锻出合格锻件的合理预压形状。优化后的成形工艺方案经试验证明可行,为生产出高质量的大型铝合金壳体锻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多点“三明治”成形是一种针对小批量多曲率板材工件制造而提出的新成形方法。用该方法成形时,上模采用聚氨酯模具,下模为型面可调节的多点模具。为了使多点模具型面连续化和消除工件表面的压痕,在成形过程中使用了金属护板和弹性垫板。由于工件板材两侧都和聚氨酯相接触,因此成形后工件的表面质量好。为了研究采用多点“三明治”成形复杂三维曲面工件的成形过程以及成形可能会出现的表面缺陷,文章选用马鞍面作为目标形面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用于提高工件的贴模程度,通过改变上模形状的分步成形方法,并得到了Q235B板材厚度和可成形马鞍形工件深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993.
采用ANSYS软件对YG8与TA15真空扩散焊接头残余热应力进行三维瞬态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Cu作为中间层材料在缓解YG8/TA15接头热应力方面的作用。在焊接温度为860℃与880℃,压力为5MPa,扩散焊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进行YG8与TA15的真空扩散焊,分析了YG8与TA15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YG8/Cu界面呈一条深色曲线,结合良好;而TA15/Cu界面生成呈层状分布的脆性Ti-Cu金属间化合物,将会影响到接头的整体性能,故对其在结合界面的体积与分布状态必须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994.
冷连轧机末机架AGC控制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新  陆隽 《轧钢》2005,22(5):33-35
介绍了冷连轧机末机架AGC控制3种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得出控制方式的选取须同时考虑轧制产品、轧机能力的发挥、板形、轧辊和后道工序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95.
AZ91D镁合金化学复合镀Ni-P-ZrO2的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镁合金传统化学镀工艺进行了改进,避免了使用氢氟酸和六价铬等有毒物质。采用化学镀与化学复合镀相结合方法,在AZ91D镁合金上获得了Ni-P-ZrO2纳米化学复合镀层,并研究了新工艺化学镀前处理和镍沉积机理及复合镀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新工艺方法获得的Ni-P镀层更均匀、致密,耐蚀性优于传统工艺化学镀层;Ni-P-ZrO2复合镀层与AZ91D合金基体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对比表明,该复合镀层对镁合金可以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磨损实验结果可见,Ni-P镀层的磨损质量损失率几乎为Ni-P-ZrO2镀层的3倍,说明ZrO2纳米粉的加入能改善镀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96.
1 Introduction Since AlTiC master alloys were improved greatly as a new type of master alloy used in grain refinement of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 in the middle of 1980s[1, 2], there were many important progresses in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  相似文献   
997.
交流脉冲MIG焊接铝合金薄板的工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争翔  殷树言  宋政 《焊接学报》2004,25(2):99-102,106
交流脉冲MIG焊其焊缝熔深及焊丝熔化速度不仅与焊接电流有关,而且与负极性比率有关。当负极性比率等于零即直流且焊丝为正极性的MIG焊时,其焊缝熔深最大,焊丝熔化系数最小,熔敷速度最小;随着负极性比率增加,焊缝熔深减小,同时焊丝熔化系数增加,熔敷速度增加。交流脉冲MIG焊接铝合金薄板时,通过调整焊接电流及负极性比率,形成浅焊缝熔深的同时,形成较高的熔敷速度,从而可以提高焊接速度,避免出现烧穿及熔池下塌现象,保证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998.
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不锈钢钝化膜的局部破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评价钝化膜稳定性的光电化学方法——电位台阶光电流测量和恒电位光电流响应测量。研究了铁素体高铬不锈钢25Cr和奥氏体不锈钢AISl304,316L,321在0.1mol/LNaCI溶液中钝化膜的局部破坏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癸胺对AISI304不锈钢孔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钝化膜破坏后光电流增加;电位台阶光电流测量得出光电流开始突增的电位值与钝化膜的击穿电位对应,钝化膜破坏后光电流i_(ph)随电极电位增加值△E_b的变化规律可以反映钝化膜破坏的本质;缓蚀剂的加入改变了AISI304不锈钢i_(ph)  相似文献   
999.
硬质合金金刚石涂层工具基体前处理有效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两种溶液浸蚀硬质合金表面,分别选择性刻蚀WC和Co.这不仅强粗化了硬质合金表面,而且,还能抑制CO在金刚石沉积过程中的负作用,从,而,提高了金刚石薄膜的质量和涂层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1000.
高铬铸铁-铸钢锤头的镶铸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ZG270-500和高铬铸铁作为锤柄和端部材质生产镶铸锤头.在强度许可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锤柄复合部位体积.采用侧冒口工艺,金属液流经冒口进入型腔,减小冒口及冒口颈尺寸,提高工艺出品率.锤头使用寿命是同等工况下高锰钢锤头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