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0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539篇
工业技术   652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十六醇磷酸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十六醇磷酸酯的合成工艺,采用加水反应和水解工艺制取单烷基磷酸酯,考察了十六醇与五氧化二磷(P2O5)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解等因素对转化率和单烷基磷酸酯质量分数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酯化反应阶段,十六醇、P2O5及水的摩尔比为1.70∶1.00∶1.13,85℃下反应10 h;水解反应阶段,加水量为磷酸酯质量的4%,85℃,水解2 h。结果表明,所得的十六醇磷酸酯白度较好,产物单酯的质量分数>78%、酯化率>85%、单酯率>90%。  相似文献   
62.
用B3LYP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FOF-18的几何构型,得其稳定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IR谱;采用Monte-Carlo方法预估了密度;设计等键等电子反应计算了生成焓;运用Kamlet公式预测爆速、爆压和爆热;将计算性能与CL-20的性能作比较.结果表明,FOF-18整个分子呈N字形,且存在7个强吸收峰,密度2.06 g/cm3、生成焓501.03 kJ/mol、爆速9411.82 m/s、爆压42440.76 MPa、爆热6637.46 kJ/kg,该化合物的性能与CL-20接近.  相似文献   
63.
含水生植物河道曼宁糙率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水生植物的存在使得水流阻力增加,河道行洪能力降低,开展含水生植物河道曼宁糙率系数的研究,对河流生态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含淹没柔性水生植物水流的室内水槽系列试验和量纲分析理论,分析了植物挺立度、相对淹没高度及相对密植度对河道曼宁糙率的影响,给出了淹没状态下含柔性水生植物河道的通用等效曼宁糙率系数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4.
李新  田健  吴敬东  连永祥 《辽宁化工》2004,33(11):667-668,679
通过对不同材料、直径和壁厚的波节式换热管进行压缩失稳试验,绘出应力和应变强度关系曲线,指出直光管经胀管成型为波节管后,应力状态分布明显不同于光管,壁厚和直径等规格尺寸的不同会影响波纹管的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65.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remains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and execution of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workflows to reduce execution time and the size of transferred data. The transferred data overhead is becoming significant with emerging scientific workflows that have input/output files and intermediate data products ranging in the hundreds of gigabytes. The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workflows on public clouds can be described through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and parameters, and has been proved to be NP-complet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for task allocation on public clouds considering data transfer and execution time. In our framework, a solution is represented using an allocation chromosome that encodes the allocation of tasks to nodes, and an ordering chromosome that defines the execution order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workflow representation. We propose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hat relies on a cloud cost model and employs tailored evolution operators. Starting from a population of possible solutions, we employ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ors on both chromosomes aiming at optimizing the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nodes as well as the total workflow runtime. The crossover operators combine parts of solutions to reduce data overhead, whereas the mutation operators swamp between parts of the same chromosome according to pre-defined rules. Our experimental study compares between the proposed approach and current state-of-the art approaches using synthetic and real-life workflows. Our algorithm performs similarly to existing heuristics for small workflows and shows up to 80 % improvements for larger synthetic workflows. To further validate our approach we compare between th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obtained by our approach with that obtained by popular scientific workflow managers, when real workflows with hundreds of tasks are executed on a public cloud. The results show a 10 % improvement in runtime over existing schedulers, caused by a 80 % reduction in transferred data and optimized allocation and ordering of tasks. This improved data locality has greater impact as it can be employed to improve and study data provenance and facilitate data persistence for scientific workflows.  相似文献   
66.
低温甲醇洗技术在20万 t/a 甲醇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怡红 《煤化工》1997,(3):15-19,26
简单介绍了上海焦化总厂20万t/a甲醇装置中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技术的应用情况。经过一年多的稳定运行,证明该技术工艺先进成熟,净化气质量稳定,满足生产需要,在以煤为原料的煤气脱硫脱碳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7.
近几年,整数溢出漏洞数量居高不下,危害性较大。目前,漏洞分析定位的方法仅在补丁自动生成或漏洞触发样本文件自动生成中有所涉及,且这些方法大多利用缓冲区溢出会覆盖其邻接内存数据的特点来进行定位分析,而整数溢出漏洞不具有直接覆盖重要数据的特点,所以现有的方法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定位分析。现阶段对整数溢出漏洞的分析大多依靠人工完成,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分析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结合动态污点分析技术进行EFLAGS标志位信息比对的方法,来将溢出点锁定在少量的地址中。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套整数溢出漏洞溢出点定位系统,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8.
一种新型混沌扩频卫星隐蔽通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ogistic及改进型混沌映射只存在唯一满映射点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混沌映射函数,拓宽了满映射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提高了混沌序列遍历性,并基于相干混沌移位键控技术,构建了新型混沌扩频卫星隐蔽通信系统。分别对新型混沌序列的随机性、相关性和平衡性,以及隐蔽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混沌映射比已有映射遍历性更好,平衡性更高。原业务信号与扩频调制信号的功率比值大于20dB时,原业务接收机接收误码率基本不受影响。扩频因子为80、信道信噪比大于6dB时,隐蔽接收机误码率小于10-3,能满足一定的隐蔽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69.
销钉机筒挤出机内销钉附近物料流场分析及功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当量粘度的方法,基于牛顿流体模型,提出销钉机筒挤出机内销钉附近流场的应力及速度分布数学模型和销钉消耗功率的计算方法。用NR/炭黑混炼胶进行的挤出过程中销钉消耗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只有4%。  相似文献   
70.
目前国内"高温、高压、高产"气井主要存在油套管强度降低、油管损坏、油管冲蚀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三高井内各种杆管柱处于复杂变形和运动状态,外载荷成为影响其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关于管柱力学、动力学、冲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但在解释油管柱的瞬态动力学、油管柱疲劳等方面仍显不足。在管柱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冲蚀分析和振动分析应该是三高气井管柱损伤理论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