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Eshelby问题的模型,在考虑温度场和辐照肿胀的条件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颗粒的形状以及辐照肿胀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主应力和Von Mises等效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颗粒和基体的边界上,它们的具体数值与颗粒形状等因素有关;燃料颗粒的辐照肿胀对第一主应力和Von Mises等效应力有很大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1.7MeV电子辐照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能量为1.7MeV不同注量的电子辐照了TiNi形状记忆合金,通过温度控制使辐照在合金马氏体相进行,发现辐照使合金的马氏体逆相变开始温度As和结束温度Af降低,且Af对电子辐照更敏感,相变温度滞后宽度减小;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和结束温度Mf基于无变化。XRD结果表明电子辐照造成了马氏体相点阵畸变,随辐照注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并且较大注量的晶面间距都增大。说明辐照引入的点缺陷增加了马氏体弹性应变  相似文献   
13.
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的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旭昌  曾光廷  霍永忠  文华 《机械》2002,29(3):1-3,34
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由于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的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离子注入制备纳米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在材料近表面形成埋层纳米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纳米晶的出现使得基体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离子注入技术的金属,半导体、磁性材料纳米晶的发展情况及其潜在的应用,并提出了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IC卡是微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它的广泛应用和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要求,一卡通系统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本文详细研究校园一卡通系统,包括非接触式IC卡基本原理、一卡通系统总体设计和运行机制,最后阐述一卡通系统在某高校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电子辐照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能量1.7MeV不同注量的电子辐照CuZnAl形状记忆合金样品, 辐照在母相进行. DSC实验结果表明, 辐照前后样品的相变温度As从339K升高到347K, Ms从330K升高到340K, As-Ms从4K升高到7K. XRD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导致两组成对晶面间距差(Δd)增大, 证明辐照促进了有序化. 相变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电子辐照产生的点缺陷造成了马氏体相点阵畸变和有序度的变化, 从而产生马氏体稳定化.  相似文献   
17.
弥散型燃料元件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散型燃料元件的热传导与燃料颗粒的数量、形状、大小及其分布,以及元件的几何形状和堆芯内热工条件等密切相关.采用细观计算力学的方法,按照燃料颗粒不同的排布方式从整个元件中取出单胞和代表体积单元,运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弥散型燃料元件在不同温度、燃耗和颗粒体积含量下的等效热传导系数,并和理论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和MaxweU模型的理论值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NiTi形状记忆合金拉伸实验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NiTiSMA丝在马氏体状态下的拉伸实验,提出对由此所得的形状各异的应力-应变曲线通用的物理模型,进而作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4种不同掺杂的单晶α- Al2O3在注入能量为64 keV、剂量为1×1017cm-2的Ni+ 离子后颜色变灰,透明度下降,未掺杂无色样品在900℃的空气中退火2h后,灰色褪去,呈现淡黄色,透明度增加.XPS测试结果表明,注入单晶中的Ni+ 离子主要以Ni0存在,样品颜色变灰很可能与单质Ni0的存在有关.空气中退火后Ni0被氧化成Ni2+,但氧化层较薄.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无色样品注入Ni+离子后,在峰值为400nm位置出现了一个由Ni2+ 离子的3A2→3T1(F)跃迁产生的宽吸收带;其余3种有色样品中由于Ni2+的吸收与Cr3+ 离子在紫光区的吸收带重叠,故观察不到新的吸收带.荧光光谱测试没有观察到注入的Ni+离子对样品发光的影响,与Ni+ 离子主要以Ni0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低阶煤储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的石炭-二叠纪含煤区,西北侏罗纪含煤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伊犁盆地、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云南昭通盆地的煤层样品进行实验分析,论述了该地区低阶煤的物质组成、孔隙分布特征、分布形态、气体吸附特征、储集能力、渗透性、束缚水饱和度等储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