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就现行麻/棉混纺比定量测试方法中的取样,细度测量扣可操作性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新方法,并介绍了如何清晰分辨率与棉纤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2.
采用微波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对水溶性化妆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进行预处理,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对其分析。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微波时间、萃取时间、离心时间和盐效应对离子液体微萃取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3种酯的富集因数为68.3~124.5,标准曲线在0.1~50 mg/L呈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0.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4.9%~5.1%。3种物质的检测限为0.6~1.2μg/L。  相似文献   
53.
VCR法是球状药包垂直漏斗后退式采矿技术,地下矿山已将其成功用于天井掘进。以某露天转地下开采金矿70 m高地面废石充填井为工程背景,通过试验数据确定爆丼施工中的药包最佳埋深,生产实践证明,通过选用合适的穿孔设备,采用适当的工艺参数,VCR法可以掘进超高天井,并确保天井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54.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Al摩尔比为2:1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并在500℃下煅烧6 h得到煅烧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CLDH。研究Mg/Al-CLDH对钒酸根的吸附性能,探讨镁铝摩尔比、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Mg/Al-CLDH 对钒酸根的吸附效果很好。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平衡吸附等温线很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并且Langmuir方程拟合常数高达0.999。通过热力学计算发现ΔGΘ为负值,ΔHΘ为正值,表明此吸附本质上是吸热自发过程。吸附机理研究表明此吸附主要是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55.
崩落法端部放矿矿岩直接接触,顶部、正面、侧面等多方面覆盖岩废石的混入是造成矿石贫化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废石混入过程,对矿岩颗粒间的受力进行分析,基于离散元理论构建放矿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放矿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矿石回采率达到85%时,总混岩率29.70%,其中正面废石占比92%,混入量最大;两侧废石混入占比7.4%,混入量次之;顶部废石混入0.86%,混入最少。矿岩放出体呈现出“上宽下窄”对称椭球体缺,放出体高度随放矿时间增大呈幂函数关系增大。放矿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速度场及力场,矿岩颗粒发生运移和旋转,并伴随着力链不断的断裂与重组,在放矿口上方形成拱形放矿松动体。  相似文献   
56.
浙江某银多金属矿石银、铜、铅、锌含量分别为153 g/t、0.29%、0.83%、1.41%,铜、铅、锌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主要有用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之间以及与毒砂之间连生紧密,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且形状不规则。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91.4%的情况下,采用1粗4精1扫铜铅混浮、铜铅混合精矿1粗2精2扫抑铅浮铜、混浮尾矿1粗4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取得铜品位为22.47%、银品位为1 373 g/t、铜回收率为69.08%、银回收率为8.02%的铜精矿,铅品位为40.63%、银品位为6 585 g/t、铅回收率为81.14%、银回收率为71.64%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1.72%、银品位为197 g/t、锌回收率为79.85%、银回收率为3.48%的锌精矿。试验闭路流程是该矿石高效开发利用流程。  相似文献   
57.
针对某含铜氧化型钼矿铜低钼高、铜钼氧化率均较高等特点,采用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在回收钼的同时对伴生的超低品位铜进行回收。试验得到钼品位51.95%、回收率为69.47%的钼精矿和铜品位7.43%、回收率58.65%的铜精矿,实现了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8.
甘肃某氧化型金矿石金含量为2.25 g/t,伴生银可综合回收。金主要以独立金矿物形式存在,大部分被载金脉石矿物石英所包裹,少部分以微细粒的形式嵌布在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矿物的裂隙中。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对其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3.00%条件下,经1粗1精2扫浮选、浮选尾矿重选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金品位74.2 g/t、回收率91.28%的混合金精矿。混合金精矿经石灰预处理后,经氰化钠浸出,获得了金浸出率为96.52%、金总回收率为88.10%的指标。试验结果对同类型金矿石的选矿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某钒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某粘土型钒矿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分级产品进行了加药与否的擦洗试验,以及抑制剂选择试验,最终获得产率29.86%、V2O5含量2.16%、总回收率73.31%的钒精矿。  相似文献   
60.
采用自制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设备,探究了硬脂酸对聚乳酸(PLA)熔体粘度的影响,并通过辅助气流进一步细化纤维直径。试验结果表明:硬脂酸可有效降低PLA熔体的粘度,并细化了纤维直径,确定了硬脂酸最佳添加量为6%。辅助气流流速的提高会增加喷头处泰勒锥的数目,进而降低纤维直径。在纺丝温度250℃,纺丝距离4.5 cm,硬脂酸添加量6%,辅助气流流速25 m/s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平均直径为610 nm的PLA纳米级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