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急倾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超前预裂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倾厚煤层综放开采中顶煤充分软弱化才能有效放出,但充分实施超前预爆弱化顶煤工艺有潜在危险,为实现安全高效综放开采,确定合理预爆工艺参数,提高顶煤破碎度,基于现场煤层赋存环境与开采条件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和钻孔窥视等方法,剖析了顶煤预裂爆破后顶煤应力分布规律与顶煤破碎程度。结果表明:爆破松动范围为1.2m,爆破孔排距为4.5~5.0m,节理裂隙网络分布与演化符合S形分布规律,煤层透气性得到提高,工作面矿压显现不剧烈,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范围向工作面内移,应力集中区域范围明显减少,实现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92.
近直立特厚煤层的地质与开采条件与一般煤层差异较大,冲击地压防治形势严峻.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了近直立特厚煤层动静载力源分布特征,提出了应力调控防冲方法,揭示了其防冲机制,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近直立特厚煤层主要受水平构造应力作用,水平应力通过工作面两侧的顶底板岩层传递至煤层中,并在巷道上下方形成静载集中区;近直立特厚煤层顶底板岩层难以发生破断,然而顶底板岩层破裂释放能量可形成强动载扰动;动载扰动作用于巷道上下方静载集中区并与集中静载叠加可诱发冲击地压.据此,提出了弱化工作面两侧顶底板岩层和下方煤体的应力调控防冲方法,其防冲机制为:弱化顶底板一方面可弱化岩体传递水平应力的能力进而降低巷道上下方的静载集中,另一方面可降低岩体静载集中进而减弱岩体破裂导致的动载强度;弱化煤体可进一步降低巷道下方静载集中并将静载集中区向深部转移.对近直立特厚煤层现场实施的防冲措施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确定了关键参数,应用表明,工作面高能级微震事件减少了143~178起、微震事件总能量降幅达90%,未发生冲击显现,工作面冲击危险性显著降低,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近直立特厚...  相似文献   
93.
墩柱钢筋骨架及其脚手架抗风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架桥墩柱等长柱施工时,钢筋骨架及脚手架受风荷载影响较大,通过一算例分析得出结论:长柱的钢筋骨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抗风措施,否则在平均风压及脉动风压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4.
较大尺寸工件的机器视觉尺寸检测需要结合运动控制和图像拼接以保证检测精度。复杂平面形状的工件通常需要检测的项目很多,因而需要进行繁琐的检测运动路径规划,影响检测工作效率甚至精度。研究开发了一套利用图像交互的检测路径智能规划生成方法。以解析DXF图纸文件为基础,结合智能交互方式,通过图像重构、采样点自动定位等技术实现各种平面尺寸检测路径和流程的自动规划。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减小了复杂工件的检测流程规划的难度,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此方法也能方便地拓展应用于3D测量系统等领域,提升检测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95.
根据PE电熔管件结构对称性及电熔焊接原理,建立PE电熔接头三维简化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瞬态热分析模块进行焊接参数设置和接头传热的有限元模拟;在恒温试验室进行了PE电熔管件焊接过程的热电偶测温试验,通过温度试验值和模拟值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结果的正确性。应用该建模仿真方法分析现用焊接工艺参数对不同型号电熔管件的适应性,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变化对熔接温度场影响规律,提出优化焊接质量的焊接参数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96.
某桥墩钢筋笼及脚手架倒塌事故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某桥墩施工时钢筋笼及脚手架倒塌事故,进行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计算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利用昆明盆地钻孔的粒度资料,分析了粒度频率曲线、粒度参数、概率累积曲线等粒度特征,探讨了昆明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的过程。结果表明昆明盆地沉积物的频率曲线主要为单峰形态,双峰曲线在个别时期较集中。概率累积曲线均为两段式。平均粒径多介于5~7Ф之间。四分位离差值多在0.6~1.4之间。偏度多属于正偏,只有少数为负偏。峰态值主要集中在0.9~1.56范围之内。通过分析得出昆明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模式:更新世早期为河流相-滨湖相;更新世中期为滨湖相-滨浅湖相-滨湖相-河流相;更新世晚期至今为河流相-滨湖相-滨浅湖相-滨湖相-河流相。  相似文献   
98.
陈建强  邓翔 《有色金属》2008,60(2):81-84
运用Fluent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建模、划分网格、设定边界条件,以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系统的中心喷射加料设备及其喷管改进方案为基础进行计算杌仿真模拟.将模拟结果和试验现场或工程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对比,确定模拟的正确性和对工程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是随着开采工艺、经济技术条件变化的动态值。文中应用动态经济分析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油田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王集油田各区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对油田合理井数确定及编制井网加密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采用OM、SEM、EMPA、DSC、电导率和常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分别对传统双辊铸轧及电磁双辊铸轧2种工艺条件下制备的2099Al-Li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双辊铸轧过程中的偏析产生机理及电磁振荡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双辊铸轧工艺将连续铸造和轧制变形结合为一道工序,解决了传统铸造方法制备Al-Li合金因Li元素的加入而导致的严重缩孔等问题,但在铸轧板材中心存在宽度接近1 mm的宏观偏析带。在铸轧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场后,偏析带基本消除;二次枝晶臂间距缩减至6.90μm;Cu、Zn、Mg元素的偏析度分别降低至2.45、0.93、1.05;合金中的非平衡共晶相含量显著降低。相较于双辊铸轧工艺,电磁双辊铸轧制备的2099Al-Li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提升了34 MPa、18 MPa、2.8%,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