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张璋  陈步明  郭忠诚  黄惠  徐瑞东 《材料导报》2016,30(19):112-118
随着湿法冶金工业的发展,对电积用阳极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进了不溶阳极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简要概述了阳极材料的研究意义,并详细介绍了新型铅合金阳极材料和铅基表面改性阳极材料的工业应用状况与研究现状。希望为工业应用中阳极材料的选择及未来阳极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聚乙烯比咯烷酮与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银源,制备球形、分散性能好、高振实密度的银粉。研究了分散剂用量、pH值、硝酸银浓度对银粉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分散剂用量、pH值、硝酸银浓度可以制备出D_(50)=1.25~2.23μm,振实密度为4.45~5.02g/cm3的银粉。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阿拉伯树胶混合使用能够制备出分散性好,振实密度高的银粉。  相似文献   
93.
本文论述了以银包玻璃微珠为导电相的低温聚合物导体浆料中树脂的选择实验,通过对所得浆料各种性能的比较,得到比较适合银包玻璃微珠的2种树脂A和F.适合的浆料配方是:35%~40%A树脂(TYI油墨类)配合使用60%~65%的导电相,30%~35% F树脂(改性聚脂4#)配合使用65%~70%的导电相.把浆料样品放置72天,阻值变化率基本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94.
采用腐蚀溶液浸泡、绘制阳极极化曲线和中性盐雾试验三种方法研究了稀土(RE)-Ni-W-P-SiC脉冲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镀态条件下还是在400℃热处理条件下,脉冲RE-Ni-W-P-SiC镀层在各腐蚀溶液中的耐蚀性均优于相应的直流镀层,更优于不锈钢(1Cr18Ni9Ti);镀层在HCl、H2SO4、H3PO4溶液中的腐蚀速率都比较低,而镀层在FeCl3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远大于前三者;脉冲频率f=33Hz,占空比r=0.6时获得的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表面形貌分析表明稀土-Ni-W-P-SiC脉冲镀层比其直流镀层平整细腻;相结构分析表明脉冲镀层经400℃热处理后非晶态减少并产生Ni3P新相.  相似文献   
95.
化学镀锡层成分与表面形貌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化学镀锡层的成分、表面形貌及组织结构,同时对测试结果做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控制沉积时间,可获得锡的质量分数为92%~97%半光亮银白色的锡镀层,此外镀层中还含有少量的Cu及微量的Fe、N、C、S、O等元素.(2) 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沉积的晶粒粒度越大.添加剂B和添加剂C有明显的细化晶粒作用.(3) 沉积时间延长,镀层中β-Sn相的峰值增强,Cu相峰值减弱,表明镀层在不断增厚.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栅栏型阳极板与传统铅合金阳极板在高电流密度下电积铜对电流效率、槽电压、阴极铜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的影响;利用扫面电镜、镜像显微镜等表征阴极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低电流密度下,两种阳极板的电积性能相差不大;而在400 A/m~2电流密度下,栅栏型阳极板相较于传统铅基合金阳极板,铜产量提高15%左右,而且电流及导电性均匀;相同电流密度下,栅栏型阳极板的槽电压低于传统铅合金阳极30~50 mV,而且随电流密度增大,优势更明显。在高电流密度下,提高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加大电解液循环量和添加剂用量,可以改善阴极铜品级、表面质量和结晶组织。  相似文献   
97.
为获得一种锌电积用低成本、低析氧电位和高催化活性的阳极,在铝棒表面通过挤压复合技术包覆Pb-0.2% Ag合金得到Al棒Pb-0.2% Ag阳极.在含氟的硫酸溶液中,通过阳极氧化在Pb-0.2% Ag合金和Al棒Pb-0.2% Ag合金阳极表面形成具有高催化性能的膜层,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和数显显微硬度计表征了膜层的厚度及硬度,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对比了两种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和交流阻抗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Al棒Pb-0.2% Ag与Pb-0.2% Ag阳极表面氧化膜层的物相、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Al棒Pb-0.2% Ag阳极相比Pb-0.2% Ag阳极表面易生成致密较厚的氧化膜层,且膜层硬度提升了41.64%,其氧化膜层主要物相均为电催化活性良好的β-PbO2.新型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是传统阳极的1.3倍,大大改善了阳极材料的机械性能.阳极极化曲线数据显示Al棒Pb-0.2% Ag/PbO2阳极在电积锌体系中具有较低的析氧电位(1.35 V vs MSE,500 A·m-2)和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7.079×10-5 A·m-2).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数据显示Al棒Pb-0.2% Ag/PbO2阳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和较小的电荷传质电阻.在电积锌实验中,栅栏型Al棒Pb-0.2% Ag/PbO2阳极相比传统Pb-0.2% Ag阳极平均槽电压下降了75 mV,而且大大减少了阳极泥的产生.   相似文献   
98.
电解法制备超细铜粉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电解液组成、工艺条件及阳极种类对电解铜粉粒度、产量、电流效率和电耗的影响,分析了电解法制备的超细铜粉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极间距增大,铜粉粒度变粗,电流效率降低,电耗增加.混合酸浓度和电流密度提高,铜粉粒度变细,电流效率降低,电耗升高.电解液温度升高和刮粉周期增长,铜粉粒度变粗,电流效率提高,电耗降低;采用不溶性阳极进行电解时,能够有效地起到控制铜粉粒度的作用,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99.
铜基上化学镀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化学镀锡工艺,结果表明,随着镀液温度的升高,化学镀锡的沉积速率提高,当温度达到80℃时,沉积速率最高;若继续升高镀液温度,沉积速率却降低。此外,化学镀锡的沉积速率随化学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镀液稳定可靠,采用本工艺可得可光亮的锡镀层。  相似文献   
100.
电沉积Ni-W-SiC复合镀层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热处理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55%、W42%~45.4%和SiC3%~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γ-(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相和Ni_4w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增加了Ni-W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经氨、碳共渗后的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优于其他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