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脉冲条件对脉冲电沉积RE-Ni-W-P-SiC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的变化对镀层的硬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脉冲镀层的硬度都比直流镀层的硬度高;热处理温度小于600℃时,镀层的硬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加热温度继续升高,镀层硬度呈直线下降;在400℃热处理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镀层的硬度增加,当时间达到3h时,镀层硬度最高;镀层中的SiC微粒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向基体金属的扩散越来越多;RE-Ni-W-P-SiC脉冲镀层的硬度高于Ni—W-P-SiC脉冲镀层的硬度。  相似文献   
32.
33.
非晶态镍—钨—磷合金电沉积层的组织结构及耐蚀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晶态镍-钨-磷合金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被广泛用作材料的防护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衍射分析及腐蚀介质浸泡试验研究了镍-钨-磷合金电镀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及耐蚀性。试验发现,所得合金镀层呈非晶态。进行热处理,当温度达300℃以上时,镀层开始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化;当加热至400℃以上,镀层已完全转变为晶态结构,腐蚀试验发现,镍-钨-磷合金镀层在85%H3PO4、10%H2SO4、20%H  相似文献   
34.
主要研究了Al—Zn—In—Sn、Al—Zn—In—Sn—Mg、Al-Zn—In—Mg—Ti、Al-Zn—In—Si牺牲阳极材料的成分、金相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四种阳极材料的开路电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电位差别较大.电偶接通时,电流较高,之后电流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在50h之后电流都趋向平稳状态.金相组织研究表明:Al—Zn—In—Sn—Mg、Al—Zn—In—Ti—Mg、Al—Zn—In—si阳极材料的金相组织较为均匀,均为a—Al加上均匀分布的Al Zn第二相.  相似文献   
35.
稀土对Mg合金组织及阻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普通镁合金在熔铸和加工过程中易氧化燃烧的问题,研究了稀土对镁合金阻燃性能的影响.在溶剂保护条件下熔炼制备了含0.8%稀土的Mg-8Al-0.8Zn-0.2Mn合金,测定了合金的起燃温度,采用金相观察和XRD方法分析比较了合金在添加稀土前后的铸态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可十分有效地提高镁合金的燃点,比未加RE时提高了175℃.同时,稀土的加入还使合金晶粒组织显著细化,强化相增多,从而导致合金的硬度也有明显提高.因此,作为合金元素,稀土不仅可改善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效果,故含稀土的阻燃镁合金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FeCl3溶液为腐蚀介质,研究了RE-Ni-W-P-SiC-PTFE复合电镀层于镀态下及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腐蚀速率与阳极极化曲线,并与RE-Ni-W-P-SiC复合电镀层的阳极极化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RE-Ni-W-P-PT-FE-SiC复合镀层于镀态下或经200、300、400、500℃热处理后,随着盐酸浓度的升高,其腐蚀速率先升高,当盐酸质量分数达到15%时,腐蚀速率达到极大值,进一步提高盐酸浓度,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有所下降;RE-Ni-W-P-PTFE-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或200、300、400℃热处理后,随着氯化铁浓度的增加,腐蚀速率先增加,而后有下降的趋势,最后又有所上升,而在500℃热处理温度下,镀层腐蚀速率随FeCl3浓度的增加而一直缓慢增加.阳极极化曲线表明:200℃或500℃热处理后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面扫描与线性扫描技术相结合,研究了HR-2不锈钢在0.5 mol/L H2SO4+0.1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R-2不锈钢在该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活化电位及钝化区电位分别为:-0.4 V、-0.23 V、0.0 V ~ 0.8 V,基底保持开路电位和活化电位时,探头最大电流为9.5 nA和35.2 nA,基底形成钝化膜后探头电流明显减小;当探头电位为-0.2 V时能有效氧化基底产生的H2,0.6 V时能有效氧化基底反应产生的Fe2+,探头-基底间距为20 μm时,可较好地表征基底活性;当溶液中硫脲浓度为0.75 mmol/L时,有最佳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38.
陈阵  余强  牛玉斌  顾晗颖  郭忠诚 《材料保护》2013,46(2):23-25,29,67
为研究铅基合金在电解锌液中的腐蚀过程,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Zsimp-Win软件拟合研究了铅及其合金等4种电极在电解锌液中自腐蚀电位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Pb-Ag(0.30%)-Sb(0.2%)合金的耐蚀性远大于纯Pb,Pb-Ag(0.30%)和Pb-Ag(0.75%)合金;铅基合金的腐蚀行为受电极电位以及疏松多孔的腐蚀产物的表面覆盖度2个变量的影响,腐蚀机理是腐蚀产物的覆盖及阴极反应被抑制;Ag和Sb的加入不仅细化和提高了合金的颗粒及硬度,也细化了腐蚀产物层的颗粒;在电解锌时,铅基合金阳极中的铅易反溶进入溶液,进而在阴极析出影响阴极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9.
不同基体PbO2镀层电极材料制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O2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基体制备PbO2镀层用作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降解苯酚、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锌电积等领域的应用。指出了不同基体PbO2镀层电极材料制备存在的不足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0.
Al/β-PbO2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在铝基体上电解沉积β-PbO2镀层。通过条件实验分析了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和沉积时间对电解沉积β-PbO2的电流效率、沉积速度、镀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Pb-(NO3)2200~250g/L,HNO310g/L,电流密度3~4A/dm2,镀液温度50~55℃,电沉积时间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