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流量标定装置控制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引进的标准流量计法流量标定装置存在的问题 ,改进了在流量校验的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以充分发挥现有装置和设备的潜力 ,确保了流量标定的精确度及流量量值的传递 ,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2.
双封隔器分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针对单封、填砂、投球、桥塞、限流压裂及其组合等压裂方式存在投球量难以确定、不能保证压开所有的目的层和油层改造不彻底等问题,通过对水力锚、喷砂器、安全接头以及封隔器等井下工具的组合优化,并优选出有机硼低伤害压裂液配方,研究了双封压裂工艺技术。该项技术克服了其它形式分层压裂的弊端,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好,工艺效果突出等特点。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3.
注浆加固地层法治理井壁技术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井壁破裂机理与治理方法,对姚桥矿1号副井采用地面注浆技术预防治理井壁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地面注浆加固井壁方法的技术难题和问题,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
风洞动力轴系的运行品质对风洞的效率和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轴系在役运行时间的增加,转动部分多数会有质量偏心现象出现,这使得轴系的扭转振动与弯曲振动的耦合作用明显增强.以某风洞动力轴系为研究对象,在已有耦合振动方程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New mark积分法求得动力响应,并将其模化为多支承分布质量模型,分析它在简谐衰减、非同期并列两种典型工况激励下的弯振特性.分析结果为研究某风洞动力轴系耦合振动中弯振特性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李庆忠  董国庆 《计算机工程》1994,20(3):37-40,45
本文论述了SDMOC的系统集成的若干问题。SDMOC是一个面向MIS的CASE系统,支持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开发,最终生成dBASE源程序。系统集成是围绕着中央信息库进行的,还要涉及到对象管理,用户界面管理的菜单系统,版本管理及追踪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56.
PowerBuilder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在开发管理系统时,它建立并维护一套数据字典。本文分析了其数据字典结构,给打印数据字典的方法,从而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应用系统的数据字典。  相似文献   
57.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及仿真软件平台Pro/E,设计开发了风洞试验模型的双转轴支撑机构,建立了角度控制的数学模型,实现了机构的虚拟样机设计和运动学仿真,荻取了被测试验模型运动情况的运动参数曲线,并对双转轴机构实施了干涉的动态检查,为双转轴机构设计方案的交流与评估,以及双转轴机构的制造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某大尺寸扇形回转设备支撑方式的分析和对比,提出了采用多点球形滚动支撑的新方案.指明该方案较多辊式支撑有很多优点.并进行了接触强度分析、应力应变有限元模拟及抗压强度实验与滚动实验验证.采用该方案设计制造的低速增压风洞弧形密封门,运行灵活平稳,噪声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且其加工制造成本只是采用普通多辊式支撑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59.
刘玉存  于国强  董国庆 《兵工学报》2010,31(10):1394-1397
采用楔形装药,测量了粒径范围在1~2μm(平均粒径为1.5μm)的超细黑索今(RDX)在不同密度、粒度与不同粘结剂含量下的爆轰临界厚度。以密度、粒度与粘结剂含量作为输入元,RDX爆轰临界厚度作为输出元建立了RDX爆轰临界厚度的E 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采用达到误差要求的模型对不同密度、粒度与粘结剂含量下的RDX爆轰临界厚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3个影响因素对临界直径的影响规律与文献[9-11]报道相同,说明神经网络用于RDX爆轰临界厚度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无损检测在提高导弹战斗部发射安全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炮射导弹战斗部的发射安全性,采用美国BIR公司生产的ACTIS300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对某导弹战斗部装药质量进行了无损检测。利用特定的标定技术,建立了CT值与装药密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战斗部的装药密度均高于对应标准品的密度,且无损检测扫描断面均未发现裂纹、孔洞、疏松等装药缺陷,从而保证了该战斗部的装药质量无缺陷,并为导弹战斗部的发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