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3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优化双花千里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总黄酮粗提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利用Fenton反应和Smirnoff的方法分别测定总黄酮还原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结果显示: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是,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液固比30∶1(mL∶g)、乙醇体积分数70%。总黄酮粗提物在一定浓度内具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水闸设计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基于AUTOCAD平台采用可视参数化技术的集成式的水闸CAD系统开发思想和实现的功能。介绍了利用OpenGL和Visual C 语言作为集成开发环境来自动生成工程三维效果图,按设计图纸要求输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各主要结构施工图的水闸设计CAD系统。  相似文献   
23.
中文二维交互式绘图软件CADM的数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文二维交互式绘图软件 (CADM )的数据结构。并对现有图形软件的层形、树形的数据结构与CADM的数据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4.
神经网络系统是由众多的神经元可调的连接权值连接而成,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信息存储、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特点,可实现非线性关系的隐式表达,它不需要预选确定样本的数学模型,仅通过学习样本数据即可以进行预测。结合水质预测的一些实际情况,探讨了利用LM-BP神经网络进行水质预测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25.
变精度双向S-粗集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基于副集的双向S-粗集,变精度双向S-粗集;给出基于副集的双向S-粗集,变精度双向S-粗集的数学结构;给出变精度双向S-粗集的存在背景和意义解释。变精度双向S-粗集是对双向S-粗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6.
给出单向S-粗集副集As(X°)的η-嵌入粒度,双向S-粗集副集As(X*)的μΔγ-嵌入粒度等概念;利用这些概念,提出单向S-粗集副集As(X°)的η-嵌入粒度特性定理,双向S-粗集副集As(X*)的μΔγ-嵌入粒度特性定理.  相似文献   
27.
探索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按层次进行教学.并采取了一条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介绍硫地乳膏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以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等为基质制备硫地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在6~3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09%,RSD=0.74%.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灵敏,结果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29.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以光敏变色材料和聚乙烯醇(PVA)为基质的光敏变色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别表征了光敏变色复合薄膜的化学组成和横断面形貌;研究了复合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敏变色性能;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和热重分析(TGA)分别检测了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光敏变色材料与聚乙烯醇通过氢键结合形成光敏变色复合薄膜;SEM分析表明,光敏变色复合薄膜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随着光敏变色材料浓度的增加,复合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总色度指数(ΔE*)呈现递增趋势;光敏变色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随光敏变色材料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复合薄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光敏变色材料的增加逐渐降低;TGA分析表明,光敏变色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介于聚乙烯醇膜与光敏变色物质之间。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开源框架Struts和Hibernate技术,提出了基于Struts和Hibernate的多层Web体系结构的围垦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案。该方案将应用逻辑、处理过程和显示逻辑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用Hibernate实现模型部分(数据持久层),Struts实现视图和控制器部分。该方案实现了层次间的松耦合,提高了代码重用性,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提高了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