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苏媛  田瑞  杨晓宏  李嵩 《可再生能源》2012,30(2):66-68,72
以太阳能加热沼气发酵系统为对象,应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沼气池内的温度场,同时对非稳态计算的数值方法进行研究。对同一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定迭代方式和变迭代方式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应用Fluent软件进行非稳态计算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时间步内的迭代次数,从而减少计算时间,这对非定常计算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同时,对换热管内的经济流速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水流速度宜采用0.8~1.0m/s。  相似文献   
52.
为加强汽车总装车间生产组织过程的管理,使相关信息目视化,传递快捷化,工序过程透明化,提高生产组织效率,拟建立该系统。该系统作为生产全过程组织的一个辅助工具,能实现快速的申请呼叫、设备控制、信息传递、实时显示、统计分析、报表生成等,就工序作业、设备状态、质量问题、供应情况等过程进行实时信息传递和管理,对生产全过程构成支持。  相似文献   
53.
为准确高效地计算架空线路动态风偏位移响应,进而预防风偏闪络事故发生,结合架空线路风偏摆动的运动特征,考虑绝缘子串中各个绝缘子的相对运动,采用多个刚杆与扭转弹簧相互连接模拟架空导线,根据风偏变形的力学关系与能量守恒原则,建立了连续档架空线路风偏位移响应的多刚体模型与动力学方程;通过量纲分析与相似理论构建物理仿真模型的风洞实验,验证多刚体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比较多刚体模型与通用软件有限元模型的运算时间,验证多刚体模型的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档架空线路的风偏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可以有效展现各个绝缘子串与各档导线的动态风偏响应规律,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使用需求,计算效率优于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54.
论述了图像质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方法。针对贺兰山岩画文物数字图像的保护和安全问题,开展了图像数字水印及图像攻击后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采用峰值信噪比评测了各水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DWT算法具有较强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55.
聚类分析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据挖掘。文章总结了大型数据库数据挖掘对聚类算法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广泛应用于大型数据库的三种聚类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聚类方法,对于相同的记录集合可能有不同的聚类结果,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聚类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56.
近些年,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山西省山洪灾害防御的科学化管理水平。阐述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在山西省的建设情况,探索并总结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指导性文件、实行项目稽查等符合山西省自身特点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了山洪防治项目的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聚光、集热协同进行,聚光太阳能能流极不均匀,对能量转换效果有较大影响。为避免太阳直射辐照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碟式聚光器和圆柱型接收器,搭建了两套结构一致的实验系统,同时开展聚光和集热实验,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接收器采光口能流分布是聚光和集热效率研究的基础,利用水冷式能流密度传感器,在接收器集热实验时同步测量了接收器采光口能流密度分布,通过面积剖分,得到接收器入射能流。开展集热实验,分析了太阳能直射辐照度和工质流量变化对系统集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直射辐照度增加,系统入射功率、输出功率和接收器采光口截获功率不断增加,但上升趋势逐渐变缓;聚光器聚光效率、接收器热效率、系统总热效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斜率逐渐变缓;随着传热工质流量增加,接收器腔内壁面温度下降且温度场梯度变小,减少了接收器热损失,系统输出功率不断加大,总热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8.
郭枭  邱云峰  史志国  王亚辉  宋力  田瑞 《化工学报》2021,72(10):5384-5395
研究了基于低温辐射散热的储热型太阳能供暖系统。分析了平板热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特性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吸/放热特性,揭示了相变储热单元温度场不均匀度的变化规律,测定了相变储热单元的热传输速率及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能力,优化了毛细管网运行条件,讨论了系统经济性。结果表明:平板热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损系数为5.5447 W/(m2·K),截距效率为86%;相变储热材料熔点及相变焓分别为55.69℃、163.09 J/g;相变储热单元温度场不均匀度在储热/放热阶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储热速率和放热速率分别为1.829、1.803 MJ/h;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能力为0.2132;毛细管网的最佳进口温度和散热温差分别为36、8℃;系统初投资和运维成本分别为225.8、4.28元/m2,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7年。  相似文献   
59.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本实验主要研究了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对铸膜液黏度的影响。通过浊点测试分析了铸膜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同时对添加剂与熟化温度、熟化时间对铸膜液及膜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0.
设计碟式太阳能斯特林机混凝土储热系统,并对熔融盐及混凝土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混凝土储释热过程进行模拟,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以下结论:在释热过程,选取290 ℃为流体出口的有效温度临界值,有效释热时间约2.1 h时,流体出口温度约为563 K,释热效率约为71%;高温混凝土和熔融盐沿着流程方向均存在一个温跃层区域,随着时间的延长,温跃层沿着流程方向逐渐向下游偏移,当温跃层移动到出口处时,熔融盐出口温度开始下降,温跃层占据的长度越小,储热系统效率越高;随着导热系数的增加,释热效率及有效释热时间提高。通过TOPSIS对解集进行重新排序分析,最优工况是蓄热量为2885 MJ、换热系数为672 W/(m·K)及储热效率为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